独家•德州两会热点聚焦⑫| 打造宜居乐业之城



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以天衢新区为强力引擎,建设有创造力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给出了行动指南:实施城市更新,丰富服务业态,形成“畅序净美”城市特质,建设有创造力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

未来,我市将围绕这一目标持续发力。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打造良好的生态,完善晋升渠道,为青年才俊搭梯架桥,让青年人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为德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落实落细更有吸引力的政策  加速“凤还巢”

“以德州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确保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升级版有效落实,研究出台文创人才专项引进政策,设立文创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增强对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力。”此次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德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山东迪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吉康提交了《关于以文创激发德州新活力 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建议》。

好政策是引进人才的关键。

我市先后出台“黄金30条”“人才改革25条”等政策措施,2020年9月进一步推出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升级版,并配套出台27项实施细则,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在全省率先出台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高质量建设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

政策给力,“凤还巢”加速。

李宁2011年博士毕业,2012年加入山东星光糖业有限公司,现为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为啥来?李宁笑着说:“政策到位,专业匹配,待遇好,另外,看好星光糖业的前景。”

10年间,她验证了自己的眼光,也目睹了企业从弱变强。企业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从2019年招收本硕毕业生26人,到2020年44人,再到2021年52人,节节攀升。

刘骁勇也把创业的地点选在了德州。他是位于齐河县的山东碧泉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1982年出生于济南,2014年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毕业。

“我学的是微生物和生物化学专业,要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祖国受污染土壤‘治病’。”刘骁勇说。

2015年,已拿到加拿大一所大学助教任职通知的刘骁勇决定回国创业,他几经考察,最后把公司落户齐河。

“是齐河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我。在这里,政府工作人员办事不推不拖,还积极进企问需解难题,使我可以专心研究土壤修复技术。”刘骁勇说,来德州后,他享受到免房租、高学历人才补贴等政策。

2020年入职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冯瑞琪,也享受到了我市人才政策“黄金30条”的相关政策。

“我是硕士研究生毕业,5年中每个月能领到市里发的2000元大学生就业生活补贴。”冯瑞琪说,最近,他还申请了10万元的人才安家补贴,已在德州买了房。

从人才政策“黄金30条”的制定,到《关于实施“人才兴德”行动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的若干措施》的实施,从首批配套实施细则出台,到德州人才发展集团的揭牌成立,德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脚步从未停歇。但整体看,年轻人的活力激发程度不够,青年才俊的聚集程度不强,成为人才创造力的痛点。与发达城市相比,德州人才政策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也有待于进一步落实落细。

“建议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从政策上对人才的工资、福利等进行全过程激励。依据岗位价值和业绩表现,合理确定人才待遇。把个人收入与劳动效率挂钩,发挥薪酬杠杆的激励作用,使分配向关键岗位、关键人才倾斜,让多劳多得留住人才。” 市政协委员,夏津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胜利表示。

打造更丰富的服务业态  确保人才“扎下根”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但能真正留下的人并不多,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关心挣得多少,还看重休闲、娱乐,重视生活的品质。希望能进一步优化软环境建设,吸引年轻人留得下,共同把我们的企业、我们德州建设得更好。”市人大代表、平原华达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金军表示,他关注的是服务业态和配套环境。

“面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如何吸引青年才俊是个难题。要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城市,首先要发展年轻人喜欢的产业,实现人才的集聚,运用平台思维,实现人才产业对接,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打造城市新名片,建设一批独具城市文化烙印的视频文创产业园正当其时。”范吉康关注的是如何用产业聚人才。

吸引人才不仅需要好政策好待遇,也需要配套设施和聚集的产业,让人才留得住,扎根德州。

在这方面,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出了有益尝试。

位于德州经开区的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配套设置相对集中,是吸引人才的典范。“中元科创园现有博士硕士65人,可以说是辖区内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一个园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德州经开区科技创新部部长赵兴说。

中元科创园是按照我市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的定位而建设的,为京津地区科技型创新创业项目产业化提供全方位服务。

人才的聚集,源于园区提供的全生态体系,吸引了项目和人才的入驻。这些服务包括:引进品牌孵化平台提供专业孵化服务;建设京津冀鲁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代理代办、项目申报等综合服务;引进金融机构、建立基金、设立专项资金为入驻项目提供金融服务;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研发、检测、中试服务;配套人才公寓、餐厅、超市、健身娱乐设施等提供生活配套服务。

“园区B座为人才公寓,可满足千余人的住宿需求,健身场所占据园区E座东三层的整个一层,并建设了板式网球场。”赵兴说,经开区科技创新部目前完成对人才需求的调研,今后将根据他们的建议需求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

而在园区外,澳德乐时代广场、德百奥莱广场等为年轻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据了解,自2018年6月投用以来,中元科创园已累计引进双创孵化机构7家,累计引进孵化项目497个,孵化成功完成产业化项目29个,现园区在孵项目346个,4000余人在园区里创业就业。

产业聚集仅是开始,园区还积极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强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持续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先后与央企上市公司易华录共建了大数据中心,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和华鲁集团共建了土壤修复技术研究院,联合园区入驻企业与上海工研院等院所共建了集成电路SMT贴片和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与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共建了新材料研究中心,为创新创业创造提供技术支持。

营造更有潜力的成长空间  培育“小巨人”

引进来,留得住,还要发展得好。

人才发展不仅需要好的发展环境,还需要良好的成长空间。李宁先后获得德州市劳动模范、德州市道德模范、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刘骁勇先后获得山东省泰山领军人才、山东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德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等。

我市一直关心关注人才的成长,一直在努力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城市,完善晋升渠道,为青年才俊搭梯架桥,让年轻人在德州发展得好。加强对年轻人的培训学习,提升他们的能力,既给予锻炼的机会,又给予晋升机会,对年轻人而言,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

让人才发展得更好,我市尚有空间。

张胜利表示,加大引才、留才、用才的力度,既要引进外来人才,又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让“外来女婿”和“本地郎”都能发挥聪明才智,让方方面面的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展示才华。此外,还要进一步创造更好的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打造“永久牌”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市人大代表,德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震秀介绍,建设有创造力吸引力、年轻人喜欢的城市,德州经开区作为天衢新区建设主战场、主阵地,责无旁贷、冲锋在前,当好产城融合、建设年轻人喜欢的城市的表率。积极导入教育、医疗、养老、商业、会展、文化等优质资源,加快城市更新,集聚城市人气,发展社会事业,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共同富裕,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全省排头兵。

有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活力,留得住年轻人的城市才有未来,年轻人发展得好的城市才有后劲,德州正敞开怀抱,向青年人才打开大门,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全市将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双随机、一公开”部门联合执法,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实施科技人才“培山育峰”工程,完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支持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来德就业创业,新引进青年人才3万人以上。德州有近50万人在外奔波创业,家乡是最坚强后盾,全力支持德州老乡在外勇闯天涯,更欢迎他们“凤还巢”开新篇!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强 通讯员|赵庆川 张梓琪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