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最近,稷下学宫遗址的确认,为山东省的考古成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17年6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齐故城大城及小城西侧进行了大规模的详细勘探。通过5年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证明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整个齐故城西墙及南墙外侧,唯一一处战国时期高等级的院落式建筑群。
史料记载,公元前374年,齐桓公田午在位时创办了稷下学宫,因其位于临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经历六代君主,其中汇聚了当时一流的人才。在前后1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稷下学宫一直是当时的思想文化中心,影响遍及列国,在中国乃至东方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稷下学宫里所潜藏的“人才引育密码”,对于今天山东的发展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1 高薪引才,鼓励创新
这里需要注意,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齐桓公,一个是我们所熟悉的“春秋五霸”之首,任用管仲为相的齐桓公,名叫姜小白,死于公元前643年,当时齐国国姓是姜,世称“姜齐”。后来,田姓权臣篡位,改为“田齐”。第二个齐桓公名叫田午,乃田齐的第三位君主。又称“田齐桓公”或“田桓公”。稷下学宫就是田午所创。
齐国以稷下学宫为基地,向天下人才伸出了橄榄枝。当时,战国诸强也在进行“抢人大战”,为了能够胜出,齐国开出了极为优厚的待遇。比如,稷下学宫中的“稷下先生”、学士不仅可以“不治而议论”,也可以“不任职而论国事”,还可以以此申报功名,如获认可,就能受封“上大夫”,享相应的爵位和俸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才可以不坐班;给学历;工资和职级都给得高高的……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这显然足够诱人。
于是,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云集稷下学宫。其中有淳于髡、邹衍、彭蒙、宋钘、慎到、田骈、儿说、王斗、环渊、接子、季真、尹文、田巴、邹奭、荀况、鲁仲连等著名学者。齐国为他们“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勉励他们著书立说,讲习议论。“稷下先生”们在合理继承历史的前提下,竞相发表新学说,研究新问题,吸收新思想,更新旧观念,创下了“前空往劫,后绝来尘”的历史绝唱。
稷下学宫不仅是黄老学派与管子学派的派生地,还很有可能是战国时期“气”论思想的发源地。作为战国中后期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荀子,其思想形成与发展,直接受到稷下学宫的影响。虽然钱穆先生认为,孟子不属于“稷下先生”,但其与稷下学宫之间的密切联系,却是毋庸置疑的。
2 涵养生态,开放包容
把人才引进来,也要留得住。既要做人才“收割机”,也要做人才“播种机”。这就需要涵养良好的人才生态,呵护开放包容的环境。
稷下学宫内荟萃了当时的儒、墨、道、法、名、兵、农、阴阳、纵横家等各派的著名人物,他们纷纷开设讲坛,大力宣传和传播本学派的思想理论,驳难其他学派的观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学术中心和教育中心。
梁启超描述百家争鸣时说:“孔北老南,对垒互峙,九流十家,继轨并作。如春雷一声,万绿齐茁于广野,如火山炸裂,热石竞飞于天外。壮哉盛哉!非特我中华学界之大观,亦世界学史之伟迹也。”郭沫若则称:“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的。”
齐国统治者对各家学派在学术观点上并未设立什么限制,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氛围。各家学派在这种宽松的文化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共存并立,自由发展,共同促进了稷下学宫繁荣局面的形成。
激烈的学术论辩,也加速了不同学派之间的思想渗透、融合。他们通过长期争鸣,发现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独树一帜,为社会所接受。于是,以相承为主流的融合发展,逐步成为新的趋势。比如,荀子从儒家学派出发,扬弃诸子各家之说,汇通百家之学,建立起一个更加庞大、完整的思想体系。
3 注重实际,各尽其能
引才不是为了装点门面,不能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善于识才、乐于用才。要善于整合人才资源,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稷下学宫是齐国的智库,其所吸引、招徕的稷下学士,并非醉心于学术争鸣而逃避现实的隐者,而是热衷于社会现实的“热血之士”。
“稷下先生”们经常与当时齐王和官员进行对话,或著书立说,以此影响执政者,指导齐国生制定政策。有的还直接参与政治活动,充当齐国的谋士,促进了齐国在各方面的活跃和进步。
比如,齐宣王与孟子曾多次讨论政事,仅《孟子》一书就有17处之多,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淳于髡曾在“齐欲伐魏”的关键时刻,及时向齐王分析了形势。王斗通过把齐宣王与齐桓公对比,使宣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向其推荐贤臣。一些“稷下先生”还奉齐王之命,肩负外交重任,出使别国。比如,邹衍就曾出使赵国。
同时,“稷下先生”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代表,他们能够改善齐国官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从而进一步改善政风,为齐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两千多年之后,当我们重新面对稷下学宫,应该认真去研究其中的“人才引育密码”,汲取精华,发扬光大,打造更加强大的齐鲁文化软实力,为山东的高质量发展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