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说发展 | 华鲁恒升集团董事长常怀春: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中作表率

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中作表率

——访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怀春

连日来,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市第十六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

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怀春接受采访时表示,党代会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进行了重点部署,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作为我市骨干企业,华鲁恒升全力在转型升级中巩固竞争优势,在转换赛道中构筑崭新格局,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中走在前、作表率。

聚焦精强主业 谋篇蓄势赋能

常怀春表示,过去五年,党委政府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华鲁恒升也进入了高质高效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聚焦精强主业这一目标不偏离,锚定提升行业竞争力这一任务不懈怠,企业规模和运营效益大幅增长,竞争实力和行业地位全面提升。”

采访中,常怀春细数过去五年企业亮点成绩:

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项目带动、精准投资。先后投资120多亿元,建成6个重大转型升级项目,通过优化调整,2000年以前的装置基本淘汰,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2%,万元级高端化工产品利润贡献率超过60%。

坚持成本领先、经营创现、挖潜增盈、质效双升。五年间各主要经营指标增长2至5倍,多项运营质量和效益指标行业领先;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利润总额85亿元、上缴税金20.5亿元,位列全市前列;人均创利187万元,比肩国际先进企业。

坚持精强主业、相关多元、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不断优化发展结构,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在四大产业板块中,化肥板块继续保持优势,聚氨酯原料日趋丰富,羰基化衍生产品精耕细作,化工新材料形成集群,最近又进入新能源材料领域,“一体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体系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竞逐“两新”赛道 深化“两链”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先导产业引爆跨越,力争电子信息及材料、绿色化工及复合材料、食品加工、高端(环保)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当前化工行业正处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历史关口,如何抓住这个关键窗口期,从而站上前端产业风口、踏上高端发展之路,我们经过深入论证,决定竞逐‘两新’赛道,向价值创造竞争型企业转变。”谈及今后五年企业发展,常怀春信心满怀。

常怀春表示,未来五年,华鲁恒升将顺应产业政策、瞄准行业趋势,统筹存量优化和增量升级,谋势而动、蓄势而发、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从新型煤化工和基础化工原料转入新能源、高端化工材料“两新”赛道,由传统成本竞争型企业向价值创造竞争型企业转变。

一方面,公司积极融入全国全省产业链布局,积极参与合作分工和伙伴共建,主动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集中资源发展国家鼓励、适应市场需求的适销对路产品,促进价值链和产业链“两链”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启动一批高端化工项目,布局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推动公司产品向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在将主业做强做优的基础上,新推产品力求“专精特新”。

领衔强企方阵 做好“三篇文章”

常怀春告诉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培养梯次强企方阵,支持华鲁恒升新材料等骨干企业园区化发展,让企业倍感振奋。企业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目标,全力做好创新、集约、低碳三篇文章。”

华鲁恒升“十四五”发展目标是:构建战略明确、决策科学、产品高端、运营高效、管控精益、竞争有力的运营发展机制,资产质量、运营效益、盈利能力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人均创效和员工收入达到国际先进化工企业水平,成为行业尊敬、社会认可、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现代化工企业。

围绕上述目标的实现,公司将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发展,强化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升级现有创新平台,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和产品应用研究,瞄准市场前沿研发、吸收、掌握一批先进技术。增强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发展辐射能力,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与机制创新结合上下功夫,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激发团队活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二是坚持集约高效,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存量与增量、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进一步优化原料、产品和用能结构,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延伸拓展现有产业链条,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争取各级支持,集聚发展要素,优化园区支撑体系,实现链条化发展、集群化布局、园区化生产、一体化运营,在将主业做优做强、做精做细的基础上,做大运营规模,放大品牌优势,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三是坚持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减碳、零碳、负碳技术研究,开发资源能源消耗低、碳排放水平低的绿色产品,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着眼固碳增值、降碳增效,通过循环利用、柔性联产降低综合能耗,降低整体产业链的碳排放均值,同时关注新兴碳回收技术进展,助力碳中和政策实施,实现园区绿色发展。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唐晓颖 通讯员|刘海军 编辑|高玉梁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