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临邑县邢侗街道文明家庭进社区宣讲活动现场,全国文明家庭、全国五好家庭获得者刘兴德讲述了刘氏家族传承了四代人的96字家训。
今年81岁的刘兴德是临邑县卫健局退休干部,也是一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整理了百万字的家庭档案、主动担当文明宣讲员、为老家捐资修路、带动全家12口人热心公益……
建好家庭档案,共236盒超百万字
“从1956年开始,我就把日记、书信、发票等分28类留存,退休时积攒了50多盒。” 刘兴德2002年退休后,铆足劲儿建一个家庭档案馆。他专门去临邑县档案馆参观学习,搜集家庭成员保存的各种有价值的文字、照片、老物件等,撰写回忆文章。“这项工作虽然枯燥,但很有意义,父亲乐此不疲。”刘兴德的3个儿子给予他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2009年,刘兴德编写完成案卷目录、立档归档等,和家人一起建起了90多盒家庭档案,还出版了回忆录《兴德传记》。当年6月,这份档案在迎全运暨山东省档案馆新馆开馆活动中展览。之后不断完善,如今已有236盒超百万字,是一部家庭微观史料。“翻看一盒盒档案,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国家和家庭发生的巨大变化。”刘兴德深有感触。
刘兴德的财务档案里收集着他从参加工作至今的工资条:1956年,当中医学徒,每月工资18元;1978年为45元;1997年领到了600多元;2007年每月退休金1535元;2012年涨到2730元;2022年达到6300元。“单看工资增长记录,咱们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家生活的改善不言而喻。”刘兴德的三儿子刘文说。
刘兴德的家庭档案被全国20多家媒体先后关注报道50多次。市档案馆、市委党史研究院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多次上门参观,周边慕名而来的干部群众很多。
家训4次完善修改,不断丰富内涵
“96字家训,我们修改了4次。”刘兴德回忆,最初的家训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团结向上、孝敬父母”。第一次修改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他在临邑县德平农村卫生所当医生,家里80多岁的奶奶双目失明,母亲身患疾病,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压力很大。刘兴德父亲在家书中修改家训,加入了“爱党爱国、表率担当”的内容,教育他困难是暂时的,一定要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
第二次修改是1980年至1985年期间,3个儿子逐渐长大,刘兴德在教育他们“百善孝为先”的同时,反复鼓励兄弟3人要勤奋努力、自立自强,并将其加入家训。
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刘兴德2002年第三次修改家风家训,把“尊老爱幼、民主协商;相亲相爱,互谅互让”写进去。20多年来,妯娌、兄弟们之间没吵过一次架,没红过一次脸。
随着孩子们走上管理岗位,刘兴德又在家训中增加了 “与时俱进、向善向上;清正廉洁、家风正扬”的内容,告诫他们要洁身自好、守住底线,不求名利,只求国家强大。
刘兴德介绍,家庭成员以家训为行为准则,每月一次家庭生活会,每年底一次总结会,把一年的家庭大事总结印发。孙子辈到外地上大学,刘兴德经常以电话、视频的方式沟通交流,把劝学的名言警句发到他们手机上,教育孩子们学好本领,报效国家,一心向党。
高扬全国文明家庭旗帜,影响感染更多人
子孙后代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熏陶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兴德的大儿子是临邑县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救死扶伤。二儿子为临邑县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曾两次被省检察院记二等功。小儿子在临邑县融媒体中心任职,疫情期间冲锋在前,被评选为德州市疫情防控工作“身边好人”。孙子孙女们大学毕业工作后,很快成为单位骨干力量。现在全家12口人,其中6人是共产党员。
刘兴德不仅小家和美,家人们还都热心公益。早在2016年,听说老家德平镇杨官庙村修路,家庭会商议决定:捐款8000元,同时帮着协调交通、财政、电业等部门给予政策范围内的扶持。道路竣工后,村委会赠予刘兴德家庭“修路特别贡献奖”锦旗。
“光荣在党五十载,耄耋之年不赋闲。不忘初心跟党走,栉风沐雨使命担……”3月6日,刘兴德即兴作诗一首《铿锵有声上讲坛》,抒发了他矢志不移,继续发挥余热,贡献社会的心情。
虽已耄耋之年,刘兴德仍担任德州市“好家庭”宣讲员、临邑县“五老”宣讲团宣讲员,进社区、入机关、到地头、跑学校,到处宣讲红色故事、家风家教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王秀青 通讯员 | 任清松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