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卫运河往事
□刘其强
千年大运河奔腾不息,孕育了运河两岸良田沃野、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但由于卫运河上游浊漳河大量泥沙流入,河道淤塞,形成半地上河道。历史上虽多次治理,仍不断决口泛滥,危害运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1945年夏津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着手对运河进行彻底治理。据统计,自1947年-1983年37年间,大小治理25次,本县施工21次,完成砖石砌体2万方,土方723万方,共投入治理经费1000余万元。
我出生于1965年,家就在运河东岸的郑保屯镇珠中村,从记事起,运河治理的一幕一幕一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尤其1972年10月、1973年3月和1974年3月连续3次卫运河扩大治理,由于治理重点工段之一“珠泉屯至渡口驿5.13公里”即是从我老家珠泉屯村西南的皇营(珠泉屯本是一个自然村,后分为珠中、珠东、珠西三个行政村)开始。据县志记载,当时在我们那一代施工的是高唐和茌平的民工,共退堤8公里,仅我们珠泉屯就占大约2公里左右。也是因为这次运河扩大治理,我们珠泉屯的珠西村绝大部分(当时珠西村六个生产队搬走5个,还有一个保留在老村西部的新堤下)搬迁到老村的东北部,俗称“新村”,直到现在我们那一代的人们仍称珠西村为“新村”。
那时我还小,只记得在大堤上一看,施工的民工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施工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没有什么机械设备,都是人拉肩扛小车推,完全人工作业、人海战术,听大人说,那时民工几乎是半军事化管理,大队有民兵连,生产小队有民兵排,公社有民兵营,这样既便于管理,施工起来又有条不紊,非常有秩序,那么大的施工场面竟然很少听说发生安全事故和其他问题。民工们住的也很简陋,大量民工靠在附近的村子号房子根本容纳不下。我记得多数民工都是就近在田野里临时搭建一些半地下的窝棚解决住宿问题,印象中地下似有多半米深,地上部分有1米多高加简单的草苫子等保暖材料,因施工多在冬季农闲季节,这种构造可以较好解决保暖问题。说起这些还有个小插曲呢!当时我和弟弟二人去玩看到有的村民用大锅菜和民工换窝窝头,那个时候生活普遍比较困难,能吃上窝窝头已经很不错了,而民工在工地上也很苦,油水不多,于是催生了这种半地下交易。我和弟弟也让父母给煮了白菜加点黑棉油和盐,然后用小水桶抬着去和民工换窝窝头,记得一般是一碗菜换一个窝窝头,一小桶菜能换回十几个窝窝头呢,当时也感到非常有成就感!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也得算是小有商品经济意识吧!
后来听说1975年和1983年又集中治理过两次,但因不在我们村范围,就没什么印象了。再后来运河由于多方面原因彻底断流成为季节性河道。比较大的行洪分别是1986、1996和2016年,特别是1996年那次行洪非常惊险,县内连日暴雨加上上游泄洪,运河出现了多年罕见的险情,县委县政府动员各乡镇青壮劳力上运河大堤抗洪抢险,经过顽强奋战终于控制住险情。而上世纪七十年代退堤后重新加固的运河大堤发挥了关键作用,经受住了洪水考验。2021年这次行洪,由于上游河段持续暴雨造成夏秋连汛,连续行洪三个月之久,大片良田被淹,堤内庄稼颗粒无收甚而影响秋季小麦播种,实属罕见。
一晃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小时候好多事情已随着岁月浮沉湮没在记忆深处,但运河裁弯取直扩大治理这件事却一直萦怀心间。这次不揣鄙陋、文笔愚钝把记忆中卫运河治理的片段付诸文字也算了却一桩小小心愿吧!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