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以来,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平原县把疫情防控一线作为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叫响好干部品牌的前沿阵地,凝聚红色力量,强化责任担当,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战斗在先,取得“双战双赢”阶段性的胜利,在抗疫一线擦亮了“善创新、勇担当、有作为”的平原好干部品牌。
靠前指挥,广泛组织动员。疫情如火,号令如山。疫情发生后,平原县委连夜召开紧急动员部署会议,上下联动,全民动员,全县各级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县委成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指挥部,下设19个工作专班、工作组,各乡镇、村庄(社区)逐级落实属地责任,构建起全县上下一体、左右贯通、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
挂图作战,全面精准出击。针对疫情发展态势,迅速开辟流调转运、社会管控、物资调配、全民筛查四个战场,快速反应、精准出击,织紧织密守护全县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网”。开展“追阳”行动,对初检发现弱阳性或疑似阳性,直接提级对待,抢出提前管控时间,优先开展流调,及时推送密接,最大限度消除传播隐患。划分封控区9个、管控区101个,分级分类落实管控措施,积极创建无疫小区。根据采样点群众数,积极筹备相应各类物资,保证有备无患。建立“1+5+12+383”核酸检测采样落实推进机制,制定详细周密的《采样点工作流程》《采样点现场布置示意图》,抽调机关事业单位4300余名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志愿者,建立“十大员”队伍,发扬不怕苦累、连续作战精神,两轮核酸检测累计采样32万余人次,“敲门”走访近10万人次,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有位退休老干部感慨地写道:“咽拭棉挑落了星辰,防护服迎来了黎明,平凡的干部勇敢逆行,奔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有默默奉献的志愿英雄。”
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1300余个基层党组织、2.2万余名基层党员干部全员抗疫,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检验自身建设成效,在阵地最前沿筑起一个个坚强的红色堡垒。在城市小区、社区(村庄)卡口严格落实“七个一”制度,每个卡点、采样点党旗迎风飘扬,工作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全部佩戴党徽,亮明身份。所有核酸采样点均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重温入党宣誓,践行使命担当,一句句响亮的誓言成为群众心中最坚强的力量。
冲锋在前,彰显责任担当。平原县吹响多轮“冲锋号”,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冲在最前,到疫情防控任务最重、形势最严峻的地方当先锋、做表率。在疫情防控重点区域腰站镇,县委派出多名县级领导同志驻扎一线、调度指挥;腰站镇全体班子成员冲锋在前、坚守阵地,带领镇村党员干部吃住在封控管控村庄,冲在流调排查、人员转运一线,守在卡口要道,数日不眠不休,熬红了双眼、喊哑了嗓子。桃园街道、王凤楼镇、王杲铺镇、三唐乡4个乡镇(街道)闻令而动,组织100余名精干力量驰援腰站镇,他们迎难逆行,与时间赛跑,合力筑起了阻挡病毒外溢的铜墙铁壁。同时,还有70多名白衣天使,主动请缨,驰援威海市、禹城市,与各地人民并肩作战、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曲“白衣执甲逆风行,大爱无疆重泰山”的赞歌。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持续落实领导干部帮包制度,开展“一对一”指导、“点对点”帮扶,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有序复工复产。3月21日,全市招商项目线上签约暨重点项目开工调度工作会议上,平原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36.5亿元。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伟
通讯员|刘晖 曹伟 辛凯 董娟 张志萍
编辑|屈大鹏
审核|王志伟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