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成功实施首例“诺西那生钠”治疗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完成首针注射

儿科副主任医师李晓明行鞘内注射治疗

4月1日,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儿科、麻醉科、超声科团队联合协作,顺利完成了我市首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

患儿硕硕(化名)3岁时仍不能独立蹲起、不能快跑,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辗转数家医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SMA)。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罕见遗传性神经肌肉病,由于5号染色体长臂上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的严重的、进行性的肌肉萎缩和无力,并可导致骨骼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异常。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患有严重疾病类型的患儿,可能失去生命,其中呼吸衰竭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据了解,在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研制诞生之前,全球的SMA患者均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医疗的进步,靶向SMN的治疗成为SMA最重要的治疗手段,而诺西那生钠就是精准设计的反义寡核苷酸(ASO),可靶向增加全长度、功能性SMN蛋白水平。2019年诺西那生钠注射液于中国上市,2021年该注射液价格下调后纳入新版医保目录,大大减轻了SMA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得知此消息后,硕硕的父母带孩子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儿科就诊。儿科主任医师江丽在了解该患儿的具体病情后,立即向院方提交了药品采购申请,并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培训、演练,制定相关流程和应急预案,为保障顺利治疗做好了充分准备。

超声科主治医师周恒行床旁彩超定位

近日,硕硕顺利入住儿科病房,随后儿科治疗团队积极完善患儿相关检查及评估,排除了诺西那生钠治疗禁忌症。但在检查中发现患儿还患有肥胖症,这对脊髓鞘内注射给药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一情况,儿科副主任医师王昭睿积极联系了医院麻醉科、超声科等相关科室,再次组织集体培训、讨论各个诊疗细节。

在与家属充分沟通、交待病情后,各科室积极协作最终于4月1日上午为硕硕顺利完成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治疗过程十分顺利,患儿未提出任何特殊不适感受。经严密观察,患儿治疗后无不良反应,顺利出院,后续会继续在医院接受注射治疗。

麻醉科主治医师孙静静、谭玉敏协助行腰椎穿刺术

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治疗SMA在山大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顺利开展,意味着更多的SMA患者能够开展该药物的治疗,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给SMA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希望。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滕璐 通讯员|高洁 编辑|唐志梅

审核|王育恒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