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于张文刚而言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他一手擀出来的大柳面到了而立之年。
53岁的张文刚是宁津县大柳镇东街人,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个视力四级残疾人,从1992年到2022年,他一直坚守着手擀面事业。
张文刚所擀的大柳面,创于明朝,因最初发源于宁津县大柳镇而得名。大柳面细如粉丝,条长数尺,梳而不乱,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软而有力,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 “山东老字号”。2016年,张文刚获评“齐鲁首席技师”;2021年7月以张文刚的名字命名的“文刚大柳面”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个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柳面第七代传承人。
坚守:七代传承成就舌尖美味
张文刚的祖上就制作大柳面,创办了张家面铺,他的爷爷还将大柳面生意做到了青岛,张文刚是闻着面香长大的。1992年,退伍后的张文刚正式开始学习制作大柳面,2000年开了家面馆。当时生意蒸蒸日上,刚刚出生的小儿子也为家里带来更多的欢乐,却不想一次张文刚在整理酒水时,被突然爆炸的啤酒瓶划伤右眼,辗转国内多家医院都没有留住右眼视力,左眼也成了弱视。
“眼睛看不见了但命还在。我这一辈子,当兵没当够,擀面没擀够,现在就剩一只眼睛了,只要手还有力气,我就一直擀下去。”当过4年兵的张文刚对生命格外尊重与敬畏,“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不能到咱这里断了。”想着目光殷切的父母和妻子,他蒙着眼睛练习和面、擀面、切面。3年时间,张文刚适应了一只眼睛生活、工作的日子。
创业是不断遇到困难,又不断战胜困难的过程。治疗眼睛花空了家底,张文刚就以物易物,节约用钱,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请不起帮手就自己拼命工作,一个人当几个人用;为了找到最合适的面粉,他从几十个小麦品种中进行筛选;到外地出差必吃面,周边新开的面馆肯定要去尝一尝,辨别个中味道;听到的、学来的擀面技术逐一试验、研究差异。“要想梦想照进现实,我必须比常人付出多倍的努力。”张文刚说。
一招一式皆传统,劲道全在手工里,就算再辛苦,张文刚也没有用机器的想法。“人一偷懒,面条全‘说’出来了,再忙再累,不能掺假。”张文刚说,“手里一天不抓面,就像吃饭缺了油盐,没味儿。”
秋冬用2.5公斤面粉做20碗大柳面,春夏用5公斤面粉做40碗大柳面是张文刚每天的“必修课”。鸡蛋用水打散,加入适量碱、盐,倒入面缸和面粉充分搅拌;面团醒发半小时再揉压,如此反复醒发、揉压3次,直至面团细腻光滑。这是大柳面口感爽滑、嚼劲儿十足的秘密所在。“大柳面兑水和面、醒面都是有讲究的。夏季用凉水和面、醒面不超过一个半小时,冬季用温水和面、醒面两个半小时以上。醒面过程中,每半个小时重新和一次面,把里面的面团翻到外面来。”张文刚说。
张文刚最初做大柳面的时候,家里的冬季采暖设备还不是很先进,为了计算醒面的最佳时间,他买了一床电褥子。面缸“睡”在电褥子上,张文刚趴在床边上掐着钟表、盯着温度计,和面缸“朝夕相处”了一个星期,他计算出在电褥子温度20℃、醒面两个小时的时候,大柳面的口感最佳,也最耐放,在-10℃至0℃的温度中冷藏5天,下锅不会粘连,口感也不会发生改变。
和面、醒面之后是擀面、切面,这是最费体力和眼力的。张文刚在3平方米的面案上,将重3公斤的面团用长1.5米的擀面杖擀成近似椭圆形的面皮,面皮形状初现后再缠在擀面杖上来回擀,20多分钟的时间面皮擀好,长3米、宽2.5米,厚度只有1毫米。把面皮按照上窄下宽的式样叠好后切420刀,误差不超过3刀。“我练刀工练了两年,切面时轻按、快切,一寸面切10刀,可以保持面条细而不断。”张文刚说,他用的切面刀是在老铁匠铺特制的,比家用菜刀要长、要宽,两边是铁中间加钢,锋利、不长锈,做大柳面的30年间,他已经用坏了23把刀。
切好的面条抖一抖、摔3下,再来个“金丝”缠腕,面条根根分明、粗细均匀。煮面水烧开后,将面条放入锅中,水开后浇冷水,挑翻一滚,经凉水降温后放入菜卤、菜码便可食用。早期的菜卤、菜码种类不多,为了满足南来北往食客的味蕾,张文刚不断完善制卤工艺,将菜卤发展到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5种,菜码发展到24种。
“大柳镇家家户户都会擀面,可文刚爱琢磨、好研究,他擀的面就是好吃,我吃了二三十年都吃不够。”大柳镇西街村民李君才说。
传承:倾囊相授让非遗“走”得更远
张文刚最自豪的两件事,一是曾有食客专程从上海赶到大柳镇,只为吃一碗他做的大柳面,吃完还带走了新鲜的大柳面,返程后没多久,又联系他通过高铁托运到上海。二是2015年,张文刚跟随宁津县经贸及文化交流团赴中国台北开展交流,现场制作大柳面,清香柔韧的大柳面受到台湾同胞的欢迎。
如何让大柳面“走”得更远是张文刚思考的问题。他尝试过真空包装大柳面,但是拆封后下锅粘连。有人建议面中加入防腐剂,张文刚果断拒绝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原汁原味地传下去是后人的责任。”张文刚说。
既然大柳面“走”不远,就把制面手艺传出去。张文刚的面案不是在后厨,而是在大厅,面馆的工作人员和食客想看就看、想学就学,学徒也不必像当年张文刚学艺时那般“偷艺”,多少面兑多少碱、盐、鸡蛋,和面时水温多少、醒发多久、力道如何,张文刚都倾囊相授。
从2010年到2022年,张文刚饭馆所在的大柳镇政府驻地和附近的大柳镇后魏村主街,前后开了7家大柳面馆,这些新开面馆的老板都曾在张文刚的面馆当过服务员或帮厨,后来拜张文刚为师学艺,走出去创业。“沙县小吃、安徽板面这么火的原因无非就是提档升级、抱团发展,咱大柳面从口感上不输它们,缺的是‘走出去’的东风。”张文刚说,“只要大家真心实意、真材实料做大柳面,我支持我的学徒‘自立门户’,我盼着他们比我做得更好。”
有的学徒创业之初缺乏周转资金,张文刚自掏腰包解燃眉之急;有的学徒不懂宣传要领,张文刚亲自上门写广告策划;有的学徒在外地,张文刚就学着做网络直播教学。现在,京津冀地区都有张文刚的学徒开的大柳面馆,他们和张文刚一样,靠着对大柳面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与坚守,赢得了食客的赞誉。
2022年春节期间,张文刚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他被宁津县职业中专聘为大柳面制作工艺教师。“大柳面的制作工艺有了正规的渠道传承,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视,这是给咱手艺人最好的春节礼物。” 张文刚说。
奉献:让歌声载着快乐飞出面案
“以前我家饭馆后面是一家敬老院,我没事的时候就去敬老院里,给老人们唱歌。我一去他们就特别高兴,都搬着马扎出来听。”张文刚说,他爱唱歌,歌声伴着他走出人生低谷、伴着他迎来事业的发展,他相信歌声能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力量。
2021年6月,张文刚参加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艺术汇演,获优秀奖。2016年,敬老院搬到距离张文刚饭馆10公里之外的长官镇。不管多忙,张文刚每个星期都会抽出一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为他们唱歌,给他们做大柳面吃。张文刚还发动身边热心公益的朋友到敬老院一起做好事,大家为老人捐款捐物、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021年11月,张文刚正式成为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他跟随宁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轻骑兵”演出团赴大曹镇、保店镇等乡镇演出,用歌声传递正能量。“我曾经是一名军人,所以对英雄主义有着深刻的理解,我要做事业的英雄,把大柳面原汁原味地保护好、传承好,也要做生活中的英雄,用歌声为公益事业助力。”张文刚说。一“面”之交30年,张文刚持之以恒坚守,一丝不苟专注,不遗余力传承,做人如做面实实在在,做面如做人清清白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王文峰 张兆坤 编辑|曹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