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王凤庭:岁月深处那一缕微光

岁月深处那一缕微光

□王凤庭

人生总有些美好的故事被尘封岁月深处。当某个瞬间被思绪无意中开启后,它们会像陈酿的酒,香醇了我们的记忆,迷醉了我们的生活。比如流年岁月中,曾有一缕微光催人奋进,温暖过我的生命。甚至数十年后,她依旧熠熠生辉,抚慰人心。

1995年的冬天,寒霜满地,滴水成冰。这本该是庄稼人难得的休闲时光,但为家中生计,我岂能偷安旦夕?!于是便去河北景县亲戚家打工。亲戚是搞石棉制品加工(汽车刹车片)的小企业主。我的工作是帮着发(送)货、要账。那段日子,开阔了眼界,个人心智得以提升,更洞悉领略了斑驳、复杂的人世间。最幸运的是,邂逅到“鲜活的风景”,收获意外的温暖与感动。那一次,赴赞皇出差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

那天吃过早饭,我从亲戚家步行一公里,走到村南的公路上,先搭上过路的长途车到衡水;然后倒车再至石家庄;最后自石家庄汽车站乘大巴抵达目的地。大约200公里的路程,班车竟“倒了三倒”。

由于初次出远门,对一路所见所闻,我无不充满着好奇。目光紧盯着窗外,将沿途村庄、房舍、沟坎……悉数收入眼底。

过元氏后,道路有点高低起伏。不断有人上车下车,车子走得极慢,仿佛喝高了的醉汉,晃晃悠悠,走走停停。我记不清共走了多长时间,只觉得懵懵懂懂中,有人大喊“都下车吧,赞皇到了!”

走出车门,一抹晚霞开始正在天边流转。

后来知道,称作“严华寺水库”的目的地,在10公里外的乡下,根本不在县城。我本想找家旅馆住下,又担心不安全。

“严华寺水库那个厂子啊!五块钱送你!”

正犹豫踟蹰之际,一个“三马子”(摩托三轮)司机凑到了跟前。“少了不去啊!”接着他又补了一句。

此时,再抠门儿的我也得慷慨一回了。

三马子起劲地奔跑在乡村小路上,发出急促的喘息声。不知不觉间,大片的黑便蔓延了天空。 “三马子”后来终于停在了一个铁栅栏的门前。环顾四周,旷野茫茫。我的心悬了起来。

这也是一家搞汽车配件加工的,但人家姓“公”,属乡镇集体企业。厂长与我家亲戚很熟,双方合作事宜一拍即合。晚上以猪头肉、鱼罐头为肴,两人喝了一瓶“衡水老白干”。“咱这地方偏僻、条件差,你多担待啊!”厂长热情好客,不断寒暄客套。尤其感动我的,是他亲手做的“揪面片”。葱花、白菜心加上足量的五花肉炝锅,筋道的面片,加足水煮透煮熟,点缀上碧绿的香菜,还有明晃晃的香油……简直人间美味!一人捧一个大号的搪瓷碗,“哧溜、哧溜”的声响中,彼此大汗淋漓。弥漫的香气氤氲于心中,绽放出幸福温馨的花儿。

晚上睡前,厂长说五六里外的村子,早六点有通石家庄的班车。

次日四点半,我匆匆告别厂长,便置身于黑漆漆的旷野中了。

小时候,我最怕走夜路的。总觉得漆黑之夜危机四伏,妖魔鬼祟会随时出来吓人。晚上出门总是让姐姐们“保驾护航”。偶尔在大人呵斥下,必须单独出门时,手里就提个马灯照路,后来改为手电筒。当然这期间也没少得到来自姐姐们的揶揄和挖苦。

出门在外,孑然一身,我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走了大约一公里远,发现四周依然黑洞洞的,静得吓人。黑夜终于让孤独变得愈加深邃。心境同时亦愈加恐惧起来。

童年的“鬼怪”故事,电影里劫匪响马的桥段,开始一幕幕从脑海浮现……我不由地打了个冷战。然后蹲下来,拽了拽衣角,感觉自己周身寒冷。抬头远望,那条指向前方的小路,仿佛从织机上卸下的土布,于大地上铺展开来,发着灰暗微弱的光。

此时,我多么怀念童年,渴望自己回到那些与马灯、手电筒相伴的日子。我想起了父亲走夜路时,总爱唱包公戏的。父亲说,包大人额头上有月牙,“日断阳,夜断阴”,能震慑住一切妖魔鬼怪。

“……自从盘古到如今,哪有臣子敢打圣命君,万岁爷龙袍了你就忙脱定……”

于是效仿老人,我唱了段《打龙袍》。尽管调门很低,且颇显拘谨。但唱过之后,整个旷野仿佛按下静音键,万籁俱静,之前耳边窸窣的声音全消失了。

多少年后,我看到新疆李娟的文章《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写道:……让远方的棕熊们听到,静静地起身,为自己在遥远的地方让路。

除了敬佩这女作家的隽永才思外,我更为父亲的“夜行法宝”感动!

“哎——唱得好啊!”

我刚刚唱罢,远处竟有人叫好。更喜出望外的是,还有一缕荧荧红光在闪烁。“光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黑夜里的光亮是行路者的新乡。”所有对光的赞美,我有了切身感受,且笃信不疑。兴奋之余,足下生风,很快便和一位大哥相聚了。他说,自己也去上车,已注意我很久了。远远的总有个黑影尾随自己,他有些胆怯,便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听到我唱才放下心来。“老弟,抽着。”“谢谢,我不会!”“不会也来一支,走夜路必须抽烟!”我接过大哥的烟,并与其烟头对上了火。微弱的红光映照下,我看到世上一张最温柔敦厚的脸,十分和蔼可亲。

能够结伴同行,彼此自然高兴。突然大哥摸了摸我上身,说我穿得太单薄了。竟脱下了自己的大衣,强加在我的身上,容不得我做任何推辞。被如此幸福温暖包围着,这个冬夜,注定令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前面村子到了。大街上不少人,拿着大大小小的蛇皮袋,相互有说有笑。大哥说,都是去石家庄倒腾服装的。

大哥随后告诉我,他儿子大学毕业后在石家庄工作。这会儿,家里不忙了,他要去市里看看。最主要还是想孙子了。

在车上大哥与我紧挨着,无话不谈,相互拉了一路。当然我也想了很多……车子抵达石家庄时正东方破晓。红彤彤的太阳升起了,朝霞映红了天空,照在一张张笑脸上。

……

岁月易逝,物是人非。

多少年过去了,生命中有过很多故事,也邂逅过许多故人,大多渐渐消融于岁月的尘埃了。唯独那位陌生大哥的形象,一直长存心中,成了岁月带不走的记忆,永远鲜活的风景。他那一缕微光,曾抚平一份惆怅,点燃前路的希望,是那个冬夜我最好的温存。

如今,日子过着过着就渐渐潦草敷衍起来。其实便捷真不应该是省略,而是要珍惜护佑自己的那些缱绻爱意,更充沛地去润泽我们日子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

我始终相信,爱永远在路上。人世间只要相扶相伴,心向光明,一切艰难险阻皆无足轻重!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