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 | 德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同比下降


4月20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八场“走在前争一流”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吴士亮介绍我市“全力守好安全发展底线”的情况。


今年以来,市应急局认真学习,主动改革创新,对内加强联动,对外加强协调,一方面抓好直接监管领域的安全风险防控,一方面做好全市安全生产“一盘棋”各项工作,发挥市安委会办公室统筹作用,协调相关部门发挥优势,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截至4月19日,全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3.3%和29.2%。

标本兼治,健全安全生产治理体系

今年市应急局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在落实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力争取得更多改革创新成果,发挥更大治理效能。

一是聚焦精准治理,持续创新企业监管方式。根据安全风险评估诊断结果,市应急局把81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分成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按照“夯实巩固蓝色、规范提升黄色、帮扶管控橙色、整治淘汰红色”的原则,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治理和分级分类监管。同时,积极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驻点监督,从市县两级有关部门抽调专业人员69人,聘请行业专家69人,组成驻点监管工作组,对69家风险较高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一对一”驻点监督。我们对事故多发县(市、区)探索建立定点督导帮扶机制,由市应急局牵头,从各县(市、区)抽调业务骨干和专家,成立两个督导组,各设道路交通、消防住建、工贸3个小组,采用“督导+帮扶”的方式,对重点县(市、区)进行督导帮扶,既“快动刀”,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又“慢治疗”,帮助解决深层次原因问题。

二是持续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抓早抓小抓苗头。在全市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拉网式大起底专项行动,道路交通领域,3月10日起至今,排查并督促整改各类隐患点段1207处。建筑施工领域,在前期专项整治基础上,4月3日起至年底,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建筑施工专项整治行动。危险化学品领域,对驻点企业进行了流动检查,共检查发现隐患问题937项,已整改完成901项。工矿商贸领域,共派出执法检查组369个,执法人员827人次,检查企业501家,共发现2332条问题,已整改完毕2231条。开展环保设施和金属冶炼项目安全生产专项排查整治,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865条。

三是持续强化事故调查,对非法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实施部门和公职人员量化问责,对发生的每一起事故,都坚持“四位一体”开展事故调查处理,从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廉政建设、涉黑涉恶等方面周密调查取证,倒查干部生产安全、工作落实、监督检查、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违规问题,严格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事故发生后15天内,分级别、分行业开展现场警示教育,现场宣布处罚或问责决定,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警示牢记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

提升本质安全,着力帮助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安全生产必须成为每个企业的自觉。针对部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制度执行不严格等问题,市应急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实施企业“开工第一课”和班组晨会制度。严格落实“开工第一课”制度,各生产经营单位将学习宣传《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纳入“开工第一课”活动必学内容。协同消防部门,在抖音、微信公众号开展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网络直播活动,累计超100余万人观看。“开工第一件事就是讲安全”的理念普遍树立。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晨会”制度,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下一步,抓住班组这一最基本的作业单位,规范建立企业“晨会”制度,让班组长讲安全、唱主角,每天上班前交底风险隐患,强调注意事项,开展警示教育,打通企业最末端的“微循环”。

二是创新执法模式,以严惩重罚倒逼企业责任落实。综合运用执法处罚、行刑衔接、联合惩戒等方式从严从快惩治,对任何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任何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探索全员执法模式和“局队合一”工作机制,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等违法行为。比如,狠抓烟花爆竹“打非治违”。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各相关部门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行动开展至今,共组织开展烟花爆竹“打非”行动4155次,出动人员72575人次,排查各类场所88534处。查处非法运输销售燃放烟花爆竹行为23起,治安拘留14人;收缴或查获非法原料、半成品、成品及假冒伪劣产品168箱,罚款0.71万元,落实举报奖励26万元。

三是实施企业安全总监制度。2021年根据省应急厅工作部署,我们建立了企业安全总监制度,指导全市526家企业配备专职安全总监,并探索实施委派制和双重管理制度,安全总监既对企业负责,也对监管部门负责。今年将继续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督促安全总监当好“助理员”,协助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当好“监督员”,推动各项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当好“联络员”,及时将监管部门部署要求传达到企业,将企业需求汇集到监管部门,切实激发安全总监的内生动力和制度活力,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构建全灾种、大应急格局,建强建好应急救援力量

应急救援是应对事故灾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救援力量必须建好建强,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今明两年,我市争取投入资金,配备诸如应急救援机器人等高精尖应急物资装备,推动我市救灾救援能力实现飞跃。市应急局也将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救援力量建设。

一是创新“全灾种、大应急”救援支撑。依托企业和部门,加快建设华鲁恒升、莱钢永锋,武城洼滞洪区、黄河河务局等4支专业救援队伍,购置专业装备和物资,确保年底形成战斗力,打造应急救援的“拳头”和“尖刀”力量,确保一旦发生事故灾害迅速救援、专业处置。

二是创新基层应急救援模式。年内建设不少于100个基层应急救援站,打通基层应急救援的“最末梢”。选取部分县(市、区)开展应急物资储备试点,在镇、街、园区设置应急物资储备站,重点村居、老旧社区、重要国计民生单位设储备点,配备防汛、防火、医疗等应急物资,提升社会公众的灾害事故自救互救能力,逐步向全市推广。

三是创新应急实战演练路径。今年将聚焦主要灾害事故风险,变演练为实战,计划开展7次省市级应急演练,与消防综合救援队伍等开展联合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完善预案、磨合队伍,全面提升应急实战能力。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我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变革防控观念,盯紧防控重点,夯实防控保障,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守好守牢安全发展底线,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杨鸣宇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