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临近,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不少景区已经有序开放,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在家里“憋”了很久,假期出游的愿望强烈。在疫情还没有彻底销声匿迹的当下,安全与文明是必须绷紧的两根弦。
如何过一个安全的假期?当前,疫情防控仍面临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的严峻形势,防疫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实践证明,我国常态化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但面对疫情反复冲击,有的人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轻,思想上产生松懈麻痹,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放松了要求,在人员流动加大的小长假,这种想法千万要不得。特别是有外出旅游计划的人,跨区域出行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严格落实当地防控要求,本地出行也要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要求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描场所码,这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负责。
旅游安全重在防患于未然,文明旅游则重在行动、美在细节。“五一”时期,处处都是美景,文明出游看风景的人,也是风景的一部分。只有每个游客都从自己做起、从细节做起,做到按序排队、不乱踩踏草坪、不乱扔垃圾、不乱刻乱画,文明旅游、安全出行才能成为美丽风景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只有每个游客都做文明旅游的守护者、传播者,在看到不文明行为时敢于站出来、及时提出来给予纠正,才能营造出健康、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胥爱珍
审核 | 胥爱珍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