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李丽:苜蓿礼赞

苜 蓿 礼 赞

□李丽

今年春天因疫情管控,不能去人多的地方扎堆,只要得空,我便到茶城采摘苜蓿。这片苜蓿地有百亩之多,是一处可以自由光顾之地。虽说采摘起来有点累,但特别有趣味。微风习习,沁人心脾。放眼望去,苜蓿一簇簇嫩绿的叶子紧紧相拥,密密层层,重重叠叠,如同一块碧绿的地毯。春雨过后,苜蓿好像被注射了生长剂,绿意袭人,鲜嫩无比,惹人喜爱。

鲜嫩的苜蓿使得餐桌上的内容也丰富了起来。早餐,苜蓿玉米粥,中午,苜蓿窝头,晚上,苜蓿鸡蛋汤。第二天接着做苜蓿面条、苜蓿馅饼。第三天,又开始包苜蓿饺子,喝苜蓿小米粥。怎么做都鲜美至极。母亲高兴地说:“不吃苜蓿,就尝不出春的味道。”

据《本草纲目》中记载:苜蓿气味苦、平、涩、无毒。安中利人,可久食。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间邪热气,通小肠诸恶热毒,煮和酱食,亦可作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苜蓿可以抗氧化,为身体解毒,用作利尿剂,消除炎症及抗霉菌。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平衡血糖及荷尔蒙、促进脑下垂体功能。对心脏肥大、关节炎、溃疡、出血性疾病、骨骼或关节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均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苜蓿又叫做金花菜,还代表着希望。在以前闹灾荒的时候,人们为了填饱肚子,野菜、树皮、草根等几乎什么都吃,而苜蓿堪称是人间美味,且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还称得上是人们的“救命草”。后来,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之后,苜蓿就变成了饲养牲畜的草料,北方牧民甚至称其为“牧草之王”。

苜蓿生命力特别旺盛,根系能深入地下6尺,对干旱的耐受能力极强,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人工种植的苜蓿每年大概可以收割七八次,一次种植八至十年无需翻地。

“苜蓿也是一种精神的图腾!”有一次,曾为教师的母亲一边摘苜蓿,一边深情地对我说:你看它,一株极普通极渺小的草,没有梅花的高洁,没有松柏的挺拔,却敢于抵严寒抗风雪,展露勃勃的生机活力,给人以希望、美好和力量,让人敬佩折服!“春到柳先知。”生活中大家习惯称柳是春的使者,而我要说,苜蓿才是真正的报春使者!

你看它,只需一粒种子,它就会年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嫩芽出来了,一茬刚掐过,第二茬,第三茬应运而生,从立春到立夏,生生不息,连绵不断。

你看它,立春节气一到,它就追着春的气息,款款而至,不喧闹,不张扬,即便无人在乎它的存在,它依然乐观地向上生长着。

你看它,无论是田间地头、荒山野岭,还是沟壑、险滩,不择地势,不择环境,经受着风霜雪雨、炎热酷暑的考验,以坚忍不拔的精神在逆境中生长,默默地为春天添光增彩。

苜蓿只奉献无索取,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啊!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李玉友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