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天下——天南地北德州人 | 任继德:起飞落地皆尖兵

人物简介:任继德 1938年11月30日出生在平原县任庄村。1958年,被招录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从1960年开始,共飞行20年。期间,多次正确处置空中发生的特殊情况,完成了各种飞行任务,保证了飞行安全。1980年由飞行改为地面工作,从原来的飞行中队长升为航行处处长。1984年任民航兰州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副局长。1985年被任命为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副局长、新疆航空公司副总经理。1999年退休。

他一生飞过4种机型,每次都率先单飞,20年飞行生涯未发生一起事故;他力推改革,和领导班子一道组建全国首家民航公司;他带领谈判队伍,赴多国“取经”,开创中国民航以湿租形式引进国外民航运力的先河;他指挥2603迷航客机重返蓝天,为书写“2603传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原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副局长、新疆航空公司副总经理任继德。5月1日,记者电话连线了今年已经84岁的任继德,他思路清晰,话语坚定,和记者分享了他的精彩人生。

起舞弄“空”影
飞行20年零事故

1938年,任继德出生在平原县任庄村。1958年,他在河北泊头一中读书时,经严格考核,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随后,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现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进行系统学习,既学领航学、气象学、无线电通信等飞行原理,也学飞机驾驶、飞行体育等实操课程,任继德觉得格外有意思,“动静结合,每天的生活既紧张又快乐。”

196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民航兰州管理局西安飞行中队。1963年底,因表现出色,被选调到民航兰州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开运输机。

来到新疆后,条件很艰苦,“吃水贵如油,如厕冻屁股”,但这些都被飞行的快乐冲淡了。第一次飞越天山,身处高空,雪山雄姿一览无余。莽莽雪山下,巍巍丘壑间,银龙游舞,蜡象竞逐,蔚为壮观。任继德被天山的大气磅礴所震撼,他用20年飞行零事故的成绩表达了对飞行事业的热爱,以及对这片土地的赤诚。

任继德飞过运-5、里-2、伊尔-14、安-24共4种机型。每种机型,他在同批飞行员中都是第一个单飞、当机长的。“飞行没有窍门,要有严谨的作风,胆要大心要细,切忌盲目蛮干。”他说,每次执行飞行任务前一天都要到飞行准备室做足功课,熟悉降落机场周围的地形、航线上山脉高度、飞行高度、跑道长度等详细信息,做到胸有成竹。每次飞行结束后,都要及时召集机组成员开讲评会。

富蕴可可托海机场至今令他难忘,机场小且四面环山,坐落在山洼洼里,导航设施差,飞行难度高。机场规定能见度达到4公里、云层距离山头的高度超400米,才能起降。有一年,因数据不达标,他选择连续5次返航,遭到客户投诉,但他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拿乘客的生命安全冒险。”

1980年,因腰伤反复发作,任继德被迫停飞。“我非常热爱飞行事业,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更富挑战性。停飞让我经历了剧烈的‘阵痛’。此后经年,飞行画面不知多少次入梦,有时候梦到壮美的天山,有时候梦到遇上极端天气飞机迫降……”谈到这里,他难掩激动。

大刀阔斧搞改革
推动组建全国首家航空公司

停飞后,任继德由原来的飞行中队长升为航行处处长,负责指挥飞行,1984年任民航兰州管理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副局长,1985年被任命为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副局长、新疆航空公司副总经理。

“飞机螺旋桨,航线不出疆”,这是当年民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局航线落后的写照。当时,新疆11个航站都是土质跑道,飞机小、速度慢、载客量小,没有外地航线,只能在自治区辖区内飞,经营连年亏损,靠吃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救济粮”过日子。

“这样下去不行,必须改变现状。”局党委班子成员讨论决定要引进大飞机、改造跑道,进行大刀阔斧改革,但提议报给直属的兰州管理局后,并未通过审批。

1984年,国务院相关领导坐飞机到新疆考察,在阿克苏机场下飞机时,看到航站上工作人员拉着人力车装卸行李。他不解地问:“为什么没有行李运输车?”随行的时任局长和任继德详细说明了没有自主经营权、连年亏损的实情。“你们研究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报上来研究一下。”回到局里后,局领导班子马不停蹄召开会议,起草报告,要求成立航空公司,实行独立自主经营,上报国务院后很快获得审批。1985年1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同时成立了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与新疆航空公司(前者经机构改革现已取消,后者并入南航),实行政企合一体制——既行使管理职能,又经营航空运输企业。新疆航空公司也是民航在全国成立的首家航空运输企业。

公司成立后,1986年购进了苏联生产的图-154客机,首航北京,结束了“飞机螺旋桨,航线不出疆”的历史。

任继德极善经营,他提出了“三高一低”的经营方针,即提高飞机日利用率、客座率、运载率,降低航空运输吨公里成本。他动员大家改变等客上门的状态,积极开展营销宣传活动,千方百计把客座率由50%提高到80%左右。为了提高运载率,除旅客外,还开拓货物运输业务,拉满正价货后,如果还有空仓,再积极联系转价货,以优惠价格保证满仓……运营1年后,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扭亏为盈。

有了盈利,他们开始逐个改造机场跑道。经过不懈努力,新疆所有航站的土质跑道都变成了混凝土跑道。

指挥救援2603迷航客机
见证中国民航史奇迹

1988年8月11日,新疆航空公司图-154M型B-2603号飞机因空中迷航,被迫紧急降落在废弃多年的江西省九江市十里堡一个土质机场。因跑道只有1250米,远低于2200米的最低标准,飞机冲出跑道,滑进稻田,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任继德带领工作组前去救援。

当年救援小组确定了两套方案:一是就地修复,把飞机飞回去;二是飞机就地拆解。拆解运回意味着民航安全运输飞行的历史将被改写,这将对刚成立3年的新疆航空公司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经过科学研判后,任继德坚持飞机不拆解,对受力部位进行磁力探伤并做简单修复、减载性能计算、适航评估,终极目标就是飞回去。

“飞回去”虽然只有3个字,但却重千钧,当时世界上还没有喷气式客机在如此短的土质跑道上成功起飞的先例,技术难度超出想象。

九江酷暑难耐。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从新疆赶赴现场的机务人员加紧抢修飞机。最困难的工作是换前起落架,在工厂里都是用专家制造的手推车将起落架推到固定位置,再用钢索吊起来安装。而当时,一切只能靠人力扶着抱着绳子拉着。任继德和大家轮换着摇千斤顶,将飞机顶起来检测起落架收放是否正常,完工时他浑身湿透。

在做好飞机减重,培训飞行员采取短距离起飞滑跑技术等系列准备后,任继德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按九江十里堡机场相似要素,组织了3次试飞,获得成功。随后,他拟定了整体起飞实施方案,并负责飞行指挥。

1988年9月8日上午,图-154M型B-2603号飞机停在起飞线上。当听筒里传来机长请示起飞的声音后,任继德果断下达了指令:“2603,准备好,可以起飞!”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飞机越滑越快,在安全起飞警戒线前腾空冲向蓝天!任继德仰望着升空的飞机,泪水模糊了双眼……

前苏联图-154飞机发动机专家伊万说:“在如此短的跑道上起飞成功,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过,这是发生在中国民航史上的奇迹!”

出国走访 多轮谈判
开创中国民航湿租飞机先河

1992年9月,首届乌鲁木齐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当时,交通不便令自治区领导十分着急。

短时间内修铁路不切实际,他们决定在民航上做文章,引进大飞机,增加旅客运载量。“没有经费购买新飞机,只能租赁。”任继德介绍,“当时国内都是干租飞机,但缺少飞行员,训练飞行员需要一个周期,时间不允许。”

任继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湿租飞机。所谓湿租就是连飞机带飞行员、机组人员、维修人员等整体租过来。当时,国内尚无先例。

1992年,他带队先后到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考察。了解到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运力过剩,曾把飞机湿租给巴基斯坦。任继德找到该航空公司负责人,希望可以湿租飞机,但租价一直谈不拢。他便巧用计策安排翻译到乌兹别克斯坦从相关人员口中套出此前每小时1900美金的租价。摸清“底牌”,任继德谈起来更加从容了,最终成交价敲定为每小时2200美金。任继德签定了我国第一份湿租飞机合同,人送外号“任大胆”。

当年7月,新疆航空公司以湿租的形式从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引进了2架伊尔-86大型宽体客机,开创了中国民航以湿租形式引进国外民航运力的先河。

航线开通后,新疆航空公司当年就盈利1亿多元。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全国交通运输会议上,对新疆航空公司湿租飞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切过往恍如昨日,感恩飞行事业给了我丰富的人生阅历,我的儿子、儿媳、女儿、外孙女都加入了航空事业,他们会接续努力,续写与航空事业的不了情。”任继德如是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芦瑞瑞 编辑 | 尹晓燕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