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 | 这样的劳动课,太赞了!

中小学生要学会

种菜做饭修家电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9月起正式实施。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程共设置10个任务群,分“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3部分。

日常生活劳动

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4个任务群。

生产性劳动

涵盖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4个任务群。

服务性劳动

囊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2个任务群。

烹饪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要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劳动,如择菜、洗菜等;

第二学段(3~4年级),学会做凉拌菜、拼盘,学会蒸、煮的方法,如加热馒头、包子,煮鸡蛋、水饺等;

第三学段(5~6年级),做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还要会设计一顿营养食谱;

第四学段(7~9年级),能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独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

农业生产劳动方面

第一学段(1~2年级),种植和养护1~2种植物或饲养1~2种小动物;

第二学段(3~4年级),体验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

第三学段(5~6年级),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

第四学段(7~9年级),体验当地常见的种植、养殖等生产劳动,开展组合盆栽、农副产品保鲜与加工、水产养殖、稻田养殖等劳动实践。

除了烹饪和农业劳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还从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方面,对每个学段作出了不同的规划。

“看,这是我们学生种的葫芦,他们在上面进行烫画创作,又变成了工艺品。”5月9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镇杨庄小学的活动室内,副校长赵凤华展示着学生们的“劳动成果”,“我们的新时代农耕课程已经开了三年多,收效甚好。”

劳动教育缺失,学生五谷不分

作为德州市较早从事劳动教育的教师,赵凤华在4月份主持完成了齐鲁名师建设工程研修课题《新时代农村小学农耕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目前正在参与《山东省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的编写。
“2019年,我对全校1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90%以上的学生没有农业生产的体验,67%的学生很少参加日常劳动。”赵凤华说,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很多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学生们常把‘粒粒皆辛苦’挂在嘴边,但从食堂到教室,浪费现象比比皆是。甚至我带学生们种出了芝麻后,他们才知道芝麻不是火龙果的种子。”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把成绩作为评价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父母包揽了孩子的日常劳动,就连在学校值日家长都要来代替。课余生活除了写作业就是玩手机,很多孩子缺乏生活基本技能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很差。赵凤华说:“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认为这是劳动教育缺失的表现。”

农耕体验,寓教于乐收获满满

2019年起,赵凤华通过开展新时代农耕课程来落实劳动教育。通过“三区”合力(班级种植区、校内种植区、校外体验区),锻炼学生们参与劳动的能力。班级种植区主要是每间教室内及对应走廊,一般是无土栽培或者小型绿植盆栽;校内种植区包括学校花坛、蔬菜园、百草园、果树园;校外种植区包括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千亩育苗实验基地和学校紧邻的减河湿地东岸的种植体验区。
赵凤华利用每周五下午两节劳动实践课,及双减后的“课后延迟服务实践课堂”,带领学生们完成从土地丈量、土壤改良、植物种植、管理苗圃、收获果实等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过程,并引导学生在种植实践过程中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四年级二班种植的是葫芦,孩子们在管理苗圃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花都长葫芦,于是引导他们开展了‘葫芦花都结果吗?’的小课题研究,进而掌握了雌花、雄花及授粉知识。”毫无疑问,这种寓教于劳动的学习成果,学生们掌握得特别牢固。

在孩子心里植下科学的种子

在三年多的劳动教育实践中,杨庄小学通过聘请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博士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土壤改良、种子优选和科学种植的体验与实践,无土栽培、杂交育种、智慧大棚在学生的心田植下科学的种子。在劳动过程中带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赵凤华还组织学生们参观德州市博物馆、太阳能博物馆、黑陶博物馆,感受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让学生体会到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明白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校依据农时进行种植,并适时开展相应的诵读活动:举行农耕古诗词吟诵比赛、农业知识小名士比赛、我的农耕故事演讲比赛,开展耕耘节、种植节和采摘节等节日庆祝活动,让劳动教育更有内涵、有温度、有传承、有厚重感。
“9月份劳动课就正式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了,这一定会让学生受益匪浅。”赵凤华认为,劳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用双手改变现状的自信,认识到劳动可以创造一切,使学生在自我服务、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中爱上劳动,实现由追求不劳而获、贪图安逸到劳动改变世界,劳动带来幸福的价值观转变。从“劳动光荣”到“劳动幸福”,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对于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陈锟 邢仁宇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