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丨山东:扛牢“两创”担当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耕人文沃土,自觉扛牢文化“两创”担当,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深耕人文沃土守正创新,以精品力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五年来,山东推出了民族歌剧《沂蒙山》、《马向阳下乡记》等一大批叫响全国的优秀作品。省京剧院这部剧目,根据沂蒙老区红色革命大家庭“燕翼堂”事迹改编,全面打磨提升后将再立舞台。

坚定文化自信,攀登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双高峰。五年来,山东倾力打造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传播高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规模、层次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实施“儒学大家”计划和齐鲁文化人才工程,与教育部联合共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加速推进“两创”和“两个结合”学术成果转化。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党委书记、副主任国承彦:“目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在国内已建设8个分中心和4个研究基地,初步构建起‘一个中心、多个分中心、若干研究基地’的发展格局;联合研究生院合作院校今年将增至16所。”



以高端平台展示齐鲁文化魅力,还要落地生根、以文铸魂。这五年,山东依托全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和已建成的153个尼山书院、2.2万个乡村社区、儒学讲堂,不断拓展活动内容,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让“两创”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形象更加闪亮。济宁市推出蒲公英夜堂、幸福食堂、雏鹰课堂等,潜移默化地激活美德因子。济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群:“持续‘五为’志愿服务,让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精神和行为习惯,不断涵育文明新风,激发向上向善的力量。”

以“走在前”标准书写文化“两创”答卷,山东还擦亮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目前,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处,博物馆639家,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今年,山东还印发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助力青岛、淄博等地打造博物馆之城。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爱香:“提升文物保护、数字化利用能力,依托文旅融合项目和文创产品开发,推动文化遗存、文化根脉产生更大现实影响。”



不断提升的齐鲁文化软实力,持续释放着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山东广播电视台盘活“齐鲁文化”价值能量,以“青春化、融合化”节目矩阵,相继推出《国学小名士》、《齐鲁文化大会》等,塑造文化潮流新标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业发展,山东云旅游、云观展、云演艺等一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152.4亿元,高出全国8.4个百分点。今年山东还创新打造“山东手造”品牌,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在‘深耕细作人文沃土’中创新突破,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高品质产品供给,多层次消费引导,精细化管理服务,全方位交流推介,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