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手造 | 庆云金山刻瓷手艺传承人石海良:以刀代针瓷上“绣”花

5月18日上午,庆云县金山寺景区“聚福堂”工作室内,55岁的石海良收拾器具,照例坐在木桌旁,叮叮当当地刻起了瓷盘。只见他左手执刀,右手持锤,开始创作名为《福寿鹿》的瓷画。

刻瓷手艺起始于清朝道光年间,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无论是缸、盘、瓶、碗、盅、文具、瓷板,只要是瓷胎都可以成为刻瓷的载体。

“在白瓷上用笔画出轮廓,再用不同形状的刻刀刻出层次,完成雕刻后以颜料上色。”石海良理解的刻瓷语言是,以刀代针,在瓷上“绣”出家乡人文景观尽善尽美之风。

工作室内陈列着瓷盘、瓷板、瓷砖,与一般意义上的手绘瓷器完全不同。因为图案不是画上去的,而是刻出来的,观有笔墨,触有手感。

木桌上摆放着锤子、錾刀以及未完成的作品。“这些錾刀都是特制的,普通钢材的硬度不够,因而前端采用了钨钢。”石海良说,根据力度和刀法走动的快慢,发出的声响也不一样。敲击的次数成就了画面的表现力,表现力不够再接着一层一层敲,有时每平方厘米要敲击上千下,因此很费錾刀,有时两天就要换一把。

刻线是瓷画的基础,却也是最艰涩枯燥的环节。瓷器釉面薄而脆,表面有一定弧度,想让线条运行随心所欲,力道很难拿捏。石海良说,刻线不能轻易下笔,必须精神高度集中,手指手腕配合用力,才能让刻刀在釉面上一刀一刀缓缓推进,用极细的点组成柔和纤细的线条。

在石海良看来,刻瓷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容不得半点马虎,哪怕力度稍有偏差,刻出的点或线便会大小不一。色彩是固有的,往上加的时候还可以改变,但雕刻不一样,如果有一刀刻坏,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所以说,“做减法”很考验一个人的功底。

弯腰、低头、敲锤,靠着对每一个画面、每一道工序精心打磨、专心雕琢,石海良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特别是结合庆云当地景色制作的《庆云八景》系列瓷画,通过釉质的颗粒大小和厚薄程度的不同,来表现光线的明暗关系,一幅画分出七八个层次,经常是还在制作过程中,作品就已经被预购。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郭庆萍 王德鹏 杨戈 通讯员|马俊良
审核|王志伟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