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山东会堂隆重开幕。大会全面回顾总结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科学谋划部署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今后五年着力抓好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第五条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山东是海洋大省,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历史悠久,此时再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展示着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建设海洋强国使命,持续向海图强的决心和雄心。
一以贯之,山东坚定不移经略海洋
海洋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海洋占据着地球近七成的面积,蕴藏着种类多样的宝贵财富,探索海洋,向海洋要粮食,向海洋要能源,向海洋要未来、要发展成为沿海地区的共识。
经略海洋 山东有着独特的优势
山东的海岸线超过3000公里,总长度占到全国海岸线的1/6;拥有海岛589个,毗邻海域面积接近1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与陆域面积基本相当。如此广阔的海域赋予了山东丰富的海洋资源,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齐鲁儿女。
山东经略海洋,探索海洋历史悠久。这里有着中国最古老的海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海洋文明。在距今7000多年的北辛文化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的牡蛎壳,这说明当时山东的沿海居民已经开始大量食用牡蛎。
《尚书·夏书·禹贡》有着这样的文字: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意思就是说青州(今山东东部)的主要贡品是盐和葛布,这里的海产品非常丰富。这说明,在《尚书》成书时期,山东已经开发海盐。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在此关键时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再次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是对总书记殷切嘱托的坚定回应,也是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政策的一脉相承。这势必会掀起新一轮发展海洋经济的高潮,把海洋强省建设带到一个新高度。
向海图强,山东有条件做深做大海洋文章
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的优势是多方面的。在全国、全球竞争的语境里,山东在经略海洋方面的优势,在海洋科技、海洋人才的优势以及长期积累形成的海洋产业基础,则是众多优势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当前,山东发展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山东再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并细化出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抢占海洋产业发展制高点、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三个目标。目标更高,任务更重,挑战更大。面对挑战,山东是有底气的。这底气来自丰富的海洋资源,更来自长期积累形成的海洋产业基础。
山东的海洋产业基础有多丰厚?
2021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实现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8%。
全省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达到59处,全国每4个海洋牧场就有一处在山东。
山东海洋旅游业同样强大,美丽的山东海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去年在疫情影响旅游业普遍下滑的情况下,山东沿海七市也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101.7亿元,分别比2020年增长26.3%和37.6%。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海洋产业的实力还是多方位的。
“深海1号”到底有多牛
2021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座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1号”在海南陵水海域正式投产。该平台实现了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技术领先,可以把水下1500米深的天然气采出来,通过海底管道接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分离出的凝油再通过油轮运输到陆地。从1500米的深海到千家万户的灶头,天然气完成这趟“旅途”只需1天。
“深海1号”的投产向世界宣告了我国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巨大进步和实力。为许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深海1号”正是在青岛建造,在烟台完成总装交付,写满了山东符号。由此,也足以证明山东在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实力。
不惟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业,山东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产业的实力也同样不容小觑。
以海洋生物医药为例。近年来,山东实施了“蓝色药库”开发计划,行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产业基地在山东,全球最大的生产硫酸软骨素原料的生产企业也在山东。
山东在港口运输方面同样优势突出。
许多喜欢吃热带水果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在北方,朋友们常吃的进口榴莲大多跟山东港口相关。去年,在榴莲成熟季,每天仅从泰国一个国家,就有200多万斤榴莲经山东流向北方城市,走向北方人家的餐桌。
“供应”北方居民热带水果,山东功不可没。不过,相对于山东港口的巨大吞吐量,这还仅仅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港口|山东的“王牌”
数据显示,2021年山东新增港口通过能力4000万吨,沿海港口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7.8亿吨、3447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5.5%和8%。此外,开通海铁联运班列达76条,完成海铁联运25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2.1%。可以说,山东港口已经初具世界一流港口的规模,为进一步提升跨越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海洋产业加速崛起,初具世界一流港口规模,这是山东人的骄傲,也是山东喊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底气所在。
人海和谐,守护海上“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是统一的。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在于不仅重视开发海洋,而且十分重视生态保护,提出“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
人海和谐
在开发海洋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在经略海洋的同时,关心海洋、保护海洋,狠抓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展现了以人为本,生态为基的发展理念,更是实现山东海洋经济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保护海洋,山东是认真的,保护海洋也不只是沿海地区在行动,而日渐成为全省多数地区的自觉。
本月初,山东印发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的目标和任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亮点在于,方案不仅将沿海七市划入攻坚范围,而且将并不沿海的7个内陆市的41个县(市、区)同时纳入,形成了14城市参与海洋治理的战线。
不沿海的地市也要参与海域治理攻坚,这就是山东治理海域,保护海洋生态的魄力。治理海洋单治海还不够,还要溯源而上,逆着污染物的来时路向上追溯,让更多的“上游”参与到海洋治理中来。“海洋污染,问题在海里,根子在岸上”,让不沿海城市参与海洋治理,正是冲着病根下猛药,打通了陆地和海洋,将陆海统筹、联防联控从源头抓起。事实证明,这一招效果是显著的。2018年—2021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分别为82.15%、90.03%、91.5%和92.3%。
省十二次党代会更进一步,提出“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这也让人对山东,对山东的海多了一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