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篇(三) | 德州籍著名诗人李葆国诗词选

作者李葆国

春访平谷将军关

残痕一带系斜阳,关影未如村影长。

断壁犹能护春蕾,新篱无意作边墙。

将军石在人何去,翰墨客来神自伤。

野叟偏怜城脚下,闲依老树话苍桑。


重访将军关

几番绮梦眷山隈,苍壁春枝明古台。

碟影犹疑旗角动,诗声已报故人来。

千秋翰墨数笺泪,万里乡关一剑雷。

庶夜重温寒食酒,天涯更约探花杯。

上元平谷访石林峡

僧钟庶鼓望中分,峡出塞边榛亦军。

滚石凝雷欲作雨,奇峰叠巘自成文。

栈萦绝壁一绳缈,月点晴岚数峰曛。

残雪渐消犹娱目,直牵梨梦到青云。


平谷金海湖半岛秋望

碧水苍岩映紫阳,漫疏篱落看花黄。

壁罗冷蕊霜林艳,苔点落红溪石凉。

古塔久怀新故事,层城遍写大文章。

平湖如鉴浮塞影,云白风清万里长。


平谷山东屯谒轩辕台

群山护拥轩辕顶,台阁嵯峨堤柳浓。

波漾新菏一池碧,陌分乡学几声钟。

老街犹唤燕姬酒,村墅已扬除税功。

紫石欲寻盘古意,疏篱郁郁枣花风。


密云古北口秋望

关山遥看暮烟平,古塞如鞭折复萦。

凌厉但思惊劫戮,回肠只为解刀兵。

山花着雨依霞灿,霜叶经寒伴石生 。

一按重峦绾奇气,千秋只向乱云横。


过金山岭

雉堞回环岭几重,险关自有密云封。

从来寒气逼燕塞,终古金山塑战雄。

承徳千遭知进退,怀柔一剑贯西东。

至今思念戚元帅,司马台前廿四峰。


庚寅夏偕士海兄及顺义诸友登司马台长城

峰回连塞雨腾虬,雄峙幽燕第几州?

漫卷层峦云浩荡,俯临紫陌客风流。

九门谁解三弦意,一剑难消千古忧。

欲逐祖鞭巡禹甸,振衣更上十三楼。


登司马台长城十二楼遇雷雨,游人仓皇避雨状望而生忧

苍茫云气锁关墙,十二楼台入雨乡。

珠断瑶池秦塞险,剑横银汉玉山凉。

每临绝顶发慷慨,却逐惊雷看恐惶。

若个全无祖生念,也凭好汉说堂堂。


李葆国小传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