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流芳六十载 砥砺奋进新征程 | 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刘承银:五十余载医者仁术 服务百姓不改仁心

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孙思邈曾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从医,一己之力救人,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医德。在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位医者,1965年从医至今仍服务于德州百姓,今年81岁高龄的他坚守在医学岗位上发光发热,始终秉承着医者初心,为百姓解除痛苦。他就是曾任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原十三局医院)外科主任的刘承银。

为减轻亲人痛苦,踏上学医之路

幼时父亲鼻腔感染,求医难的经历让少年时的刘承银立下学医的目标。1965年在济宁市滕县卫生学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十三局医院(现德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1976年以后,十三局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对外开放,从原先的“服务职工内部”到“服务大众”,来的病人多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刘承银面对成倍增长的工作量却说:“医院的工作就是为病人服务的,只讲贡献不讲报酬,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刚到十三局医院的时候,医院还是一栋二层综合楼、几间平房和楼后的一个运动场。从医院对外开放以来,得到了很多病人的好评和赞扬,后来渐渐扩大了病房,技术也迅速提高。特别是外科,为医院争了荣光。”刘承银大夫谈起外科工作,骄傲又自信。

技高人胆大,救治病人毫不彷徨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让这座上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一场没有任何征兆的特大地震中成为废墟,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葬身瓦砾之间。
由于唐山医疗设备有限,救出的伤员们被送往其他地区医院救治。十三局医院接收了49名伤者,大多是骨折和截瘫,其中不乏老人和孩子。谁也无法预料,原本一个五口之家在一夜之间只剩下一个年仅10岁的朱小山。
“这孩子只能截肢了……”由于朱小山的小腿粉碎性骨折,外院的医疗小组将他送来时都给出了截肢的建议。刘承银不忍心让这样年幼的孩子成为残疾,当看到朱小山小腿前皮肉虽然残缺但仍然有可以接骨的可能时,便迅速制止并给出了治疗意见,经过钢板的多次固定、植皮……在以刘承银为首的外科小组不懈努力下,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小山康复出院,回到了唐山继续上学。前几年,朱小山结婚后专程来拜访刘承银大夫,看着当年的小男孩已经长大成人,刘承银内心感慨不已。
一并从唐山送来的还有7位骨折截瘫患者,由于长时间不能翻身,且大小便不自知,病患直达筋膜。治疗难度极大,除了加强护理,还要清除坏死组织、换药。“我们跟制药室的同志一同研制出‘去腐生肌膏’和‘橡皮膏’专门针对这几位病情严重的病患。”经过五个月的治疗后,几位病患基本治愈,唐山派人来接时,随行的医生听了刘承银介绍的治疗过程、看到了病人的现况,一致认为十三局医院病患的治疗、恢复效果好,纷纷表示想要学习经验加以推广。

日夜刻苦钻研,为德州外科手术开先河

“作为医生就是要竭尽全力救治病人,不断提高个人技术水平。”1983年结束援外工作回国后,他立刻投身医疗工作,十三局医院非常重视外科发展,医务人员也增加了很多新生力量。
1984年刘承银被任命为外科主任,有了更重的责任,他一刻也不愿松懈,常常去先进医院学习、参观。又向医院申请搞科研,成立“显微外科”,多次实验,只为能适用于临床……“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多次实验让刘承银掌握了娴熟的技术,先后给5岁男孩做拇指断指再植手术成功;2、3、4指基本全断离的两例病患,8小时手术后再植成功。四女寺村民小田在天津务工时腿部骨折,在天津治疗不见好转后准备截肢,来十三局医院外科就诊。刘承银研究患者情况后,决定用去除死骨、石膏固定、缺损位置换药等多种治疗方式,尽量保住小田的腿。小田三个月后要做植骨手术,这项手术在当时的人民医院都未曾做过,十三局医院请来山大医院骨科老教授指导,手术非常成功。
一次又一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让十三局医院名声大噪,更使外科主任刘承银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对患者和手术侃侃而谈,而谈起多次获奖、评先进的经历,这位白发朱颜的老人却微笑着说:“奖励什么的,记不清啦!”

矢志外科事业,数十载誉满德州

少年时,他立志学医,刻苦努力;青年时,他援外归国,反哺家乡;中年时,他精心耕耘,矢志不渝;而如今,虽已耄耋之年,却仍不改初心,为民服务。
从医57年,刘承银不仅见证着医院的日新月异,对医院的未来同样充满希望,他对新生代医务工作者道出期许:“要把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经验,当作自己的知识;用别人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才能做出贡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承银满怀期望地说:“值此第七人民医院建院60周年之际,我祝愿医院以后拥有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增添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七院的明天一定越来越好!”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牛漪 编辑|唐志梅 邢仁宇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