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葵朵朵向阳开,河滩地上致富忙。站在庆云县严务乡漳卫新河河坝上放眼望去,一垄垄油葵花面向太阳,开得正艳。不仅是游客的“打卡地”,更是乡亲们眼中的“风水宝地”。
“以前河滩地种麦子,产量低,价格也上不去,现在换成油葵了,每亩地算下来能增收900多块。”黄邱新村党总支书记郝战峰笑呵呵地说,“现在咱们这一片是200多亩地,粗略估算能增收小20万,不光花开得美,我这心里更美啊!”
让郝战峰心里美出花的,正是“金色黄邱”区域党建共同体发展的特色种植业。针对区域党建共同体地上无厂、地下无矿的情况,严务乡从经济基础、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党员干部带头,积极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因地制宜种植油葵。
“油葵耐盐碱、生长周期短、管理方便,收益还不错。去年,我们用收获的油葵籽,榨出了食用油,还别说,主打绿色生态的葵花油,销路还不错。”“金色黄邱”区域党建共同体党总支副书记朱景强,指着眼前初具规模的油葵田高兴地说道。
不仅“金色黄邱”区域党建共同体的村民看到了效益,全乡其它3个区域党建共同体的村民也看到了种植油葵的广阔前景。村民的房前屋后、空闲的宅基地都种上了油葵,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上了致富路。严务乡姜屯村党支部书记姜立清说:“村里一些旧房子拆了,就空出地来,地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就商量着学黄邱那边种上油葵,扣除种子、肥料等花销,群众每亩纯收入有1000多块钱。”
油葵不仅经济效益可观,同时还带火了乡村旅游。连日来,油葵花海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正好孩子放周末,就带他来看看,置身其中,就像走进了一片金色的海洋,身心轻松啊。”到这里观赏油葵花的游客道出了心声。
“下一步,严务乡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新优势,不断深挖“花经济”背后的优质资源,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业,延伸产业链条,使其真正成为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严务乡党委书记田亮满怀信心地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范丛丛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