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一刻钟 获得好服务 | 宁津打造“1+5+9+N”社区养老联合体

宁津县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宁津县城区南部文锦苑小区有一幢漂亮的建筑里,在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一些“老伙伴”们经常相聚,他们一起做健身理疗、下棋、排练歌曲舞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常居、短住、小憩;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满足老人们多元化、高品质的养老需求,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家门口的“党群站”“会客厅”“托老所”“便民点”。

文锦苑小区养老服务中心是宁津县织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津县民政局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大力推进民政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扩大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

打造“1+5+9+N”社区养老体系

2021年以来,宁津县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打造“1+5+9+N”社区养老联合体,即以宁津县社会大救助中心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核心,在宁津县城区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康平小区、开元小区、文锦苑小区等五个小区建设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母站,五大母站带动九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养老服务驿站,同时建设53处城区老年活动室作为养老服务站点,总活动场地11100平方米,配建率达到了168%。

中共宁津县委、宁津县人民政府出台政策,明确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旧城区和已建住宅区按照标准逐步补齐养老服务设施,从物质生活层面的衣食住行到精神生活层面的文化娱乐,提供政务服务、生活服务、为老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教育服务、法律服务、心理服务、志愿服务十大类基本服务,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在亲情的陪伴下原居安养。在宁津,老人们从城区任一小区步行出发,15分钟都能达到一处老年活动站点。

社区养老联合体 特色养老服务全

随着提供养老服务的市场主体逐渐增多,有的搞康养、有的搞配餐、有的搞家政、有的搞适老改造,但是这些市场资源十分分散,有时还存在供需不平的问题。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宁津县民政局建立相关机制、统筹相关资源、畅通供需对接,成立社区养老联合体,将碎片化的养老服务资源整合起来,丰富服务形式,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质量。

社区养老联合体包括银行、超市、物业、饭店、菜市场、药店、医院等机构,都是老年人常光顾的场所,各类机构根据业务特点和专业优势为老年人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还将社区养老服务融入城市更新的过程,对社会治理能力和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

宁津县民政局建立老年人反馈平台和评价机制,引入商家竞争和激励机制,让老年人定期给机构打分,动员全社会加入养老服务体系的监督和优化中。

从“被动”到“主动” 积极式养老促有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简单的物质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追求。宁津县民政局大力推行以“尊老、敬老、养老”为主题的“孝”文化建设,以社区养老服务站点为载体为老年人安排适当的文化活动,同时邀请老人子女参加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宁津县民政局还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转变个别年轻人存在的“父母进养老院就是儿女不孝”的思想,鼓励老人参与集中式养老、文化式养老、积极式养老。

宁津县社区养老服务站点组建“夕阳红”议事会、“我爱我家”志愿服务队等活动团队,让有能力、有爱心的老人加入其中,鼓励他们从接受照顾型向社会参与型转变,在社会治理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做到“老有所为”。

“老有所学”也是积极式养老的一种方式。宁津县各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和宁津县老年大学建立常态化合作关系,宁津县老年大学的老师定期到宁津县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就舞蹈、书法、摄影等课程进行授课。合作关系的建立,既让老年人就近学知识、长见识,也解决了宁津县老年大学场地紧张的问题,健全了县、镇两级老年教育网络。

下一步,宁津县充分发挥互联网行业独特优势,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搭建县级智慧养老云平台,在审批、监管等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自动比对信息数据,全过程记录社区养老服务场景,做到“需求有派单、上门有定位、服务有照片、事后有回访”,不断提升老年人及其子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徐金峰 张兆坤 贾秀翠
编辑 | 尹晓燕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