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我一生的守望
□祖新兰(武城)
岁月静静流逝。父亲虽已离开我多年,但似乎从未离开。少年时,对父亲是一种依赖;青年时,是一种热爱;步入中年,当我从一个女孩变成一位母亲,父亲则成为我一生的守望。许多年后才发现,自己在人生旅途上从未离开过父亲的视线,每当我迷茫无助的时候,会感到父亲在远方正在用一种充满无限牵挂的目光默默注视着我,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和信心。
父亲一生勤劳。他常年在外地工作,家里靠母亲干农活操持家务,终于退休了,然他总不肯闲下来。年轻时在济南钢厂跟师傅学过手艺,自己索性批发来白铁,每逢集日,就骑着三轮车到集市上摆摊承揽各种白铁工艺活。比如东家的烧水壶或饭锅要换底修补,西家需要锅盖或洗衣盆等都能解决。父亲厚道的人品和精湛的工艺,深受村里乡亲们的欢迎。虽说挣钱不多,但退休后的生活却很充实。他经常对我说,年轻时要多学各种本事,工匠艺多不压身,以后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那时我的理解比较肤浅,若干年后终于懂得,父亲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蕴含着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如今我深深懂得父亲的心思,更愿意遵循父亲的遗愿,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把工匠精神作为接力棒薪火相传。
父亲一生清廉。这与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有很大关系。从祖辈追溯,爷爷对父亲这一代管教很严厉,父亲在家排行老二,下面还有叔叔和姑姑。伯父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壮烈牺牲,父亲成为家里唯一的大哥。他为人处世耿直坦率,做事以身作则而倍受尊重。父亲在外地企业做技术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埋头苦干,多年来一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并受到表彰。他经常对我和哥哥说的话是:在公家干事,要把公家的事当作自家的事,做人要本分,哪怕是个螺丝钉也不能沾公家的光。父亲话语使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时至今日,我依然把父亲的谆谆教导当作座右铭,指引着我在人生路上行稳致远。
父亲一生节俭。他在外工作一辈子,却丝毫没有城市人的风光。他永远喜欢穿我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一身布衣打扮像个农民。他经常对我说:“我经历过挨饿的灾荒年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看到人们把吃剩下的饭菜倒掉,真让人心疼啊!”我们家有一个好传统:吃饭时必须把饭碗吃得干干净净,决不浪费粮食。他的衣服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一直到洗得发白穿坏了为止。别看他对自己这么节俭,对于我却倾注了满满的父爱。记得我上初一那年,父亲所在单位给每人发了一双雨靴,他自己舍不得用,回头把它换成一双米黄色的小号女靴带回家,为了我上学时遇到雨天,在乡间泥泞的小路穿着防滑。20世纪80年代初期,那双精致的小雨靴是件稀罕物,它陪伴我走完风雨兼程的中学时代。后来我成家立业,一直舍不得丢弃这双雨靴,它寄托着浓浓的父爱,厚重而深远。
父爱无言情至深,似水流年忆故人。再也不能为他端茶擦脸,唯有借助纤弱的文笔,重拾父亲那终其一生的坚守,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