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多且小,资源分散,产业发展碎片化,村级“造血”功能不足。如何破局?近年来,庆云县尚堂镇坚持以改革思维谋突破,以农村管区为单位,围绕特色产业打造党建共同体,探索推进组织建在共同体、党员聚在共同体、人才育在共同体、群众富在共同体的“四共”模式,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组织建在共同体,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
尚堂镇根据德州市、县相关文件要求,立足村情实际,打造覆盖59个行政村的2条党建示范带、8处区域党建共同体,创新提出党建引领、组织融合、服务契合、人才聚合、资源整合、产业联合的“一领五合”发展规划,在党建共同体上建立党总支,由镇班子成员任党总支书记,各村支部书记任党总支委员,以“红色引擎”凝聚发展合力,打破“就村抓村”路径依赖,实现握指成拳,抱团发展。
“牛转金来党建共同体成立后,第一次党总支联席会商议的就是东白村的人居环境问题,集思广益之下,没想到困扰东白20多年的人居环境问题迎刃而解了。”尚堂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牛转金来党建共同体党总支书记周焱说道。
东白村是尚堂镇牛转金来共同体的成员村之一,同时也是全镇唯一的民族特色村,家家户户靠养殖良种肉牛发家致富,但是最大的困扰就是粪便处理问题,村内近5000头牛、日产粪便300-500立方,无处存放和处理成了最大的难题,露天存放,村民对刺鼻的气味意见很大,极大的影响了人居环境。
全市“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域整治”行动打响以来,共同体党总支聚焦东白村人居环境问题,共同谋划、合力解决,最终确定与鲁供农业公司合作,首先在东白村设立4处粪便集中存放点,由鲁供农业公司负责清运,3天清运一次,粪便作为有机肥料在“吨半粮”示范区用于粮食作物增产增效,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治和粮食种植的双赢。
党员聚在共同体,勇当乡村振兴“主力军”
尚堂镇把奉献意识强、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产业大户、党员致富能手推选为区域党建共同体的党总支成员,配齐配强产业发展“领头羊”,在共同体的引领带动下,全镇100余名农村党员主动认领政策宣讲、技术指导、销售服务等产业发展示范岗,提供全方位服务,勇当乡村振兴“主力军”。
“华夏神菊”是一种兼药用、食用双重价值的菊科牧草长年生植物,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18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的功效。北侯村党支部书记侯广云深入学习“华夏神菊”种植技术,在村集体机动地上带头试种,喜获丰收,每亩年净收益1000元,200亩的机动地每年为村里创收20余万元。
南侯村党支部书记李荣新流转300余亩土地,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葡萄、甜瓜等经济作物,引进锦鲤、鲜切玫瑰种养殖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带动附近群众就业2000余人次。
“金粮满仓”党建共同体党总支副书记李志刚引进农作物种植园项目,流转土地2100亩种植粮食作物,年产值300万元以上,带动9个村集体年增收100余万元。
人才育在共同体,培育乡村振兴“主人翁”
尚堂镇发挥党建共同体整合产业资源的汇聚效应,推进人才、资金、技术下沉产业链,破解发展难题,为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整合行业单位服务资源,邀请40余名懂经济、会经营、技术精的“土专家”“田秀才”成立科技服务团,聚焦区域党建共同体产业发展,分包联系产业项目,手把手教技术、带项目。
科技服务团依托尚堂镇“机关接地气 民意零距离”行动,开展“服务面对面、沟通解难题”活动,用“科技杠杆”撬开致富大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今年以来,科技服务团开展产业技术帮扶30余次,培训群众8000余人次。
尚堂镇借力上级返乡创业扶持奖补政策,实施“回引雏燕”工程,通过“产业引人、环境留人、乡情聚人”推动人才回乡、技术回归、企业回迁、资金回流,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主人翁”。
群众富在共同体,奏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尚堂镇依托区域党建共同体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红玫锦鲤”、现代农业、蔬果飘香、金粮满仓等“一片区一产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培育电商、种植、养殖、农家乐等七大特色产业,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3000户13000人致富,有效缓解了疫情对群众增收的影响。
尚堂镇西郎坞村,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产出的“西郎坞苹果”远近闻名,周围村30多家种植户零零散散的种植了三、四百亩地的优质苹果树,因为不成规模,所以苹果虽好,却一直卖不上价去。
如何攥指成拳,把苹果种植户组织起来、优势发挥出来?尚堂镇紧紧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把党组织建在苹果产业上,打造蔬果飘香党建共同体,充分发挥政策支持、资源整合、服务统筹等方面优势,着力破解资金、技术、销售等难题,全力将党建融合势能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目前,蔬果飘香党建共同体覆盖周边7个村,年产优质果品70余万斤,各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种植户平均增收3万元。
站在奋进新征程的起点,尚堂镇把党建共同体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奏响了“业兴、村强、民富”的乡村振兴新乐章。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杨安
编辑、审核 | 张志宁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