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在位于德城区天衢工业园的山东粮全其美食品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手抓饼的货车从厂区驶出,运往北京、天津、上海。该公司年产手抓饼2亿张、营业额1亿多元。
为发挥食品产业优势,我市以食品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创建食品名市,打造国内有位次、全球有影响的农业食品精深加工引领区、农业食品科技创新示范区、农业食品品牌特色样板区,让“德州味”香飘世界餐桌。
在“德州味”品牌发布会现场,德州扒鸡等产品吸引了多家媒体关注。 记者 王志伟 摄
以创新驱动做强产业龙头
附加值几何倍增
步入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展厅,琳琅满目的功能糖产品映入眼帘。保龄宝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分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将科技创新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不仅涵盖了全品类功能糖,还将产业链条向高端延伸,涉及生物制造、保健食品、检测服务等多个领域。
“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是我们决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该公司副总裁李霞说。他们采用模块化工厂设计、智能化运行管控、绿色化核心技术,启动了年产3万吨阿洛酮糖(干基)项目建设,达产后将进入阿洛酮糖的万吨级时代,企业竞争力、行业龙头地位更加巩固。
禹王集团完善全员创新长效机制,将一粒大豆演绎出70余类、百余种产品,加快大豆子叶油、全价营养素、小分子肽等系列终端产品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在全国创造了7个业内第一。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辣椒制品为核心,形成“研发、育种、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八位一体的全产业链……创新驱动下,我市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进军。
围绕创建食品名市,我市实施龙头培育行动,依托食品加工产业的规上企业,各县市区每年至少培育、引进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有骨干食品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精深加工和产业链条上下游环节深度融合,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施“百企联姻”工程,在全市选择100家农业龙头企业,与百家名企强企、百家科研院所重点联姻、对接合作,全面提升集群协作配套能力。
以品牌体系引领产业发展
进军京津高端市场
提到德州美食,立即想到的就是德州扒鸡。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守住经典品质,还主动融入年轻消费层,开发藤椒味扒鸡新品,推出“鲁小吉”“朕的好鸡”“扒小鸡”等休闲子品牌。为打造“德州扒鸡”品牌矩阵,与天猫深度合作,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市拥有诸多优势农产品,但在全国有规模、上档次、叫得响的品牌却不多。如何破解有优品少名牌的瓶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品牌是打开京津高端市场的“金钥匙”,德州农产品需要从“有品牌”向“名品牌”转变,全力打造“德州味”品牌,引导企业抱团闯市场。
我市以“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市、县、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多方共建,积极培育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德州特色的“整体品牌形象+单品类区域公用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发挥“德州味”品牌运营中心、展销体验中心作用,依托高速服务区、火车(高铁)站、飞机场,集中推介“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举办“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展销对接暨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推介会,全面提升德州品牌农产品影响力。
5月30日,“德州味”线上云展会正式启动,聚集了105家“德州味”授权企业,为全国采购商及消费者搭建展示交流、宣传推介、精准产销对接一体化平台。
质量安全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市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双城联创”,统筹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农产品“三品一标”创建,为食品加工行业提供优质原料。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德州味”授牌产品实现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包装流通等全流程追溯,所有产品带标上市,实现源头防伪、去向可查、责任可追。
以特色园区延伸产业链条
集群化提振势能
6月21日,在位于平原县的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数字农业示范区(一期)项目正如火如荼建设。该产业园区是全国第二家获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农业食品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国家级京津冀粮食安全战略应急储备供应、国家级京津冀重要畜产品肉食安全战略应急储备供应等九大基地。
我市强化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区域资源要素,不断优化配置模式,规划构建“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市级建设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打造创新能力一流、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食品小镇”和中国农业食品产业发展先行区、样板区。县级打造一批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方阵。
乐陵围绕打造“食品名市示范区”目标,以食品产业为突破,以星光集团为龙头,建设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聚拢。“星光食品(国际)产业园可以解决食品企业分布零散、碎片化问题,形成集群发展优势,目前在先期启动区已经形成完整的食品产业链。”乐陵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连荣介绍。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基本形成以保龄宝、百龙创园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以百枣纲目、德润为龙头的枣产业;以乐陵飞达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以夏津发达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福洋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中椒英潮为龙头的辣椒产业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依托现有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千亿级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高标准建设国家级沿黄小麦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德州扒鸡、乐陵金丝小枣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精深加工产品转变。
通过品牌引领、产业集聚和品质提升,我市形成以标准、品牌、质量、效益为核心的农产品出口竞争新优势,全市食品加工产业规上企业达234家。1至4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10.8亿元,同比增长8.46%,其中出口11.4亿元,同比增长46.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5%。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唐晓颖 通讯员 | 李禄超 嵇磊 编辑 | 秦超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