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聚焦特色产业 打造工业强县

恒源石化退城入园、聚核科技80万吨丁腈胶乳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中科芯电半导体、瑞来新材料、蓝田智慧物流等已完成前期基础工作……当下,临邑县拉开了一场项目建设大会战。

行动迅速、推进有力,源于干部思想解放、能力提升。临邑在全县开展“扬优势、找差距、抓机遇、开新局”解放思想大讨论,打造政治过硬、思想解放、本领高强、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成效初显。1至5月,全县亿元以上在建招商项目4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7个。

抓大培优

壮大产业链集群

作为山东第一批退城入园转型升级项目,恒源石化退城入园项目总投资41亿元,生产制造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关键原料——高品质针状焦,并将延伸产业链,生产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以及各种石墨制品等。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进全县先进材料产业链建设。

临邑重点实施先进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医疗防护、食品加工产业产值倍增计划,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支柱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恒昌医疗、惠沃盛科技为依托,培育全国最大的医疗手套生产基地;以恒源石化、索通发展、旭日石墨为依托,打造山东最大的高端碳材料和低碳烯烃产业基地。今年5月,临邑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7个项目均为重点产业链项目。

聚力实施“百企提升”行动,临邑支持20家骨干企业和20家创新型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筛选40家重点企业开展强企梯次培育,打造一批细分行业和细分市场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等。

该县还出台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拿出1000万元资金,对企业在争创国家和省、市强企,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引进人才等10个方面进行奖励。

加快技改扩能

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我们投资6.38亿元开展高端创新药品生产及转型升级项目(二期)、年新增20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扩产转型升级两个技改项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新增销售收入16亿元。”6月22日,在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建设现场,公司副总经理李广立介绍。

今年以来,临邑掀起了以技改为重点的建设热潮,实施的100个县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总投资28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0亿元。其中恒源石化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等6个列入2022年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导向目录;齐鲁晟华高端创新药品生产及转型升级(二期)等10个列入市级工业重点技改项目。

该县围绕工业重点领域,加快企业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试点企业。

通过实施技改,新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全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后劲进一步凸显。

精准服务企业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日前,薛记食品供应链暨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谈及项目前期审批事项办理,薛记食品负责人王祥表示:“工作人员服务很贴心,办理手续方便快捷,仅凭一张表单就完成了整个流程。”

王祥所说的“一张表单”是临邑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推出的《企业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帮办代办申请表》,该表单可以在相应阶段同时申请办理多个审批服务事项,有效解决了企业填表多、重复报、申报繁的难题。

临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链办”集成服务,破解企业从开办到注销各个环节面临的堵点、难点。深入推行“3减2链1站”集成办模式,减环节、减时限、减次数,一站式完成企业登记所有手续。目前,该县平均减少申报材料60%,压缩审批时限80%以上。

他们还在全市率先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为县域内企业提供“一站式”精准高效服务。确定40名首席政府服务官服务全县47家重点企业,帮助山东安弘“高端靶向药物转型升级项目”申请到国家补助资金2500万元,疫情期间为重点生产企业、生活物资运输车辆办理数千张通行证。

“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狠抓产业链招商、技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建设成为引领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走出一条临邑特色的工业强县之路。”临邑县委书记张旗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 | 高玉梁    通讯员 | 任清松 程元金 闫超   编辑 | 黄晓龙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