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德原街道新城社区:做实红色微治理 共建幸福新社区

走进平原县德原街道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大厅、党员活动中心、舞蹈室、科普馆等功能室一应俱全。红色驿站处设置了便民区、休息区等多种功能区,同时依托“暖心蜂巢”,招募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人员在最大程度为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

而这只是德原街道新城社区治理服务的一角,今年以来,新城社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从解决居民期盼、提高社区品质入手,强基固本、完善体系、多措并举,推动实施“红色微治理”项目,不断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凝聚红色力量,社区治理更有动力。新城社区突出“红色”引领,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桥头堡”作用,统筹物业公司、业委会、共驻共建单位、小区党员等力量,激活党的“红色细胞”。目前,新城社区17个小区网格全部成立党支部,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微网格+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同时,依法成立4个红色业委会,党员比例达到74%。此外,有11家单位与新城社区开展共驻共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每月定期到社区开展各项为民服务活动,满足了群众多样性需求,截至目前开展志愿服务120余场次,服务居民7500余人次。

创新“党建+志愿服务”机制,治理末梢更具活力。新城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志愿者成为了紧紧团结在社区党组织周围的“石榴籽”。疫情期间,在志愿者的参与下,两轮全员核酸检测都在8小时以内完成,“双敲行动”中仅用12小时便完成3979户、1.4万人的信息摸排。此外,新城社区创建了“繁星”志愿服务品牌,构建1+17志愿服务体系,选取志愿者担任楼长、楼道长,实施岗位分类制度,按照志愿者年龄、职业、特长、爱好等创建疫情防控专员、民情民意采集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8个志愿岗位,推动社区工作更接地气儿、更有实效、更得人心。

树社区微治理品牌,精细治理更具实力。新城社区积极打造“新空间 诚服务”社区微治理服务品牌,创新“1+6+N”社区治理体系。目前,新城社区除了具有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和“红色驿站”,还与老年大学、团委、妇联、科协等合作,集聚各方资源,创建老年大学示范教学点1处,开展传统文化、书法、国画、瑜伽等教学服务50余次;组织亲子活动、儿童爱心托管、心理健康咨询、科普知识推广等活动100余场次;帮扶社区特殊群体、弱势群体30余人;整合各类创新创业资源,累计为2500余人开展农业技术、职业技术培训,为160名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孵化社会组织3个;成立1支专业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辛凯 张琳 编辑|高红岩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