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说节气 | 今日小暑: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北京时间7月7日10时38分
将迎来小暑节气
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暑”字,上面是日,下面是者,说明世间万事万物均被太阳照耀,民间亦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俗语。而小暑,相当于一天中的下午一点,虽然此时的太阳焦灼强烈,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还在不断地酝酿最强劲的热力。

小暑三候

一候 温风至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时节,大地上温暖的风互感而至,而且不带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有热浪。

二候 蟋蟀居宇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中所说的八月即是阴历的六月,蟋蟀纷纷从炎热的田野离开,躲到庭院墙角下。

三候 鹰始鸷

由于地面气温太高,老鹰带着小鹰离开巢穴,开始往更清凉的高空学习飞行和生存技能。

小暑习俗

食新

“吃新”与“吃辛”同名,意思是人们会在小暑节后的第一个辛日,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酿成新酒,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品尝新酒等,以感谢五谷大神的恩泽和庆祝丰收。

吃饺子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受炎热气候的影响,人们的食欲开始下降,体型也较平时的消瘦,称之为苦夏,饺子馅多种多样,可以勾起人们的食欲,助人们顺利度过苦夏。

晒伏

“六月天,晒红绿”。民间有六月六龙晒袍的传说。在江南地区,受梅雨季节的影响,藏在箱底的衣物、书画容易发霉,小暑标志着出梅入伏,因此人们会在这天把衣服、书画等全部取出来晒太阳,以驱除“霉味”。

小暑养生

小暑节气,“湿气降,地气腾”,气温逐渐升高,降水持续增多,在这一阶段往往会出现“暑湿”的天气。

饮食多酸苦

暑天来临,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的出汗量也会随之增加,心在液为汗,出汗过多会损伤心阴,《素问·脏气法时论》认为:“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再者,炎热的天气也会使我们的食欲下降,酸性食物也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食物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西红柿、乌梅、李子、杨梅、柠檬等。

宜甘淡

受湿热邪气的影响,对应人体也容易湿热重,可以吃些具有清热化湿的甘淡食物,比如木瓜、赤小豆、薏苡仁、莲藕、冬瓜、丝瓜、扁豆等食物。

湿热体质不宜多吃肥甘厚味及助湿化热的食物,如芒果、榴莲、红枣、荔枝、龙眼等。精亏体质者不宜多吃如羊肉、鸡肉、煎炸烧烤、辛辣刺激等易扰动相火的食物。

李渔在《芙蕖》中写:“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荷叶香可以去暑气,藕香可以润凉气。用荷叶蒸饭、做茶饮,藕做菜食用,亦是暑天调身的佳品。

小暑诗词

《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夏日》

宋·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晓航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