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推进城乡社区青年融入行动 | 引领城乡社区青年融入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

为凝聚青年力量,鼓励引导广大团员青年、青年社会组织深入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庆云团县委积极行动,采取“志愿服务固基础、青年之家添动力、牵手关爱促结对”策略,逐步完善城乡社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服务建设、保障建设,有效探索青春社区新模式、新路径,为城乡社区青年融入行动奠定坚实的路径指引。

一、志愿服务固基础

青年融入,志愿先行。庆云团县委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着力打造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积极施为,整合资源下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志愿服务新格局,引导青年投身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工作,为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

建设“小城大爱”爱心仓库,及时深入地收集需求信息,有效动员与服务各类援助机构,使各类智力、财力、物力与人力资源高效发挥作用,将“爱心仓库”打造成志愿服务阵地。依托爱心仓库,设立了“小城大爱”志愿服务岗;在城市社区规划建设“小城大爱”志愿服务站;在乡村建设390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助力乡村青年志愿服务建设。“青春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依托各乡镇、街道青工委,“小手拉大手”活动等载体,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当中,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注入青春力量,促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开展。

随着志愿服务体系逐渐成熟,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目前,庆云注册志愿者49246人、志愿服务队伍156个,累计运行志愿服务项目138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38444小时,团县委高举“志愿”火炬,照亮了城乡社区青年融入的前进之路。

二、青年之家添动力

团县委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青年驿站”打造独具庆云特色的“青年之家”,作为团组织融入团员青年社会生活的有效载体,对青年群体进行组织覆盖、工作覆盖,有效满足辖区青年的学习、娱乐、参与、成长等需求,真正实现打通联系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是推进城乡社区青年融入的巨大动力!团县委依托社区“青年之家”阵地,开展了红色观影、读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丰富青年人业余生活;为帮助青年人解决婚恋交友问题,树立健康向上的婚恋观,组织适龄青年参加青年联谊会,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社区青年积极参与扶贫助老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与贫困老人结成帮扶对子,结合老人的现实需求,为贫困老人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通过培养青年社会组织骨干,发布共青团品牌项目,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青年之家在青春社区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力量在社区层面聚集,推动城乡社区青年入驻社区有阵地、承接服务有资源、开展活动有项目,实现青春社区建设与青年志愿服务的互利共赢。围绕疫情防控、爱心助考、防溺水宣传等民生重点工程开展志愿服务,真正实现青年在社区活动中找到快乐,社区在青年参与下朝气蓬勃的良性互动。

三、牵手关爱促结对

“牵手关爱”行动作为推进城乡社区青年融入的重要举措,团县委紧抓希望小屋建设,吸纳城市青年志愿者参与结对互动,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团县委组织慈善义工志愿者联合会、雷锋公益救援队以及青鸟学子联盟的青年志愿者,开展牵手关爱“希望小屋”儿童系列活动,线上结对的青年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对一”携手,一起参观庆云县城市展馆、八极拳博物馆,感受城市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送温暖志愿服务”、“安全文明志愿服务”等,关注“希望小屋”孩子的成长,提升关爱儿童成长的服务水平,努力做好希望小屋“下半场”,促进“希望小屋”儿童全面发展、茁壮成长,实现“空间焕新”到“精神焕新”的转变。

自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启动以来,团县委筹集线上及线下捐款总额近百万元,目前已建设完成75间希望小屋,全部配备青年志愿者进行1对1帮扶。下步,团县委将继续深化“牵手关爱”行动,扩大“牵手关爱”行动青年志愿者队伍,健全结对数据台账,完善结对和接力工作机制。及时调整结对关系,保证“结对”结得准、接得上、接得长。同时加强志愿者培训,定期邀请培训专家等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基本技能、青少年心理辅导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青年志愿者服务水平,使城乡社区青年融入行动与“牵手关爱”行动相结合,稳步推进,更上新台阶。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根 通讯员|邱文英
审核|李根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