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似海,厚望如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亲临山东视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总书记深入基层一线体察民情、倾听民意,在齐鲁大地留下坚实的足迹,在齐鲁人民心中留下温暖美好的记忆。
6月4日起,大众日报报纸、客户端等全媒体平台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大型主题报道。大众日报记者沿着总书记在山东视察的足迹采访,还原历史、再现场景,展现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历史担当和精神魅力,反映全省各地牢记嘱托、踔厉奋进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激励党员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走在前、开新局”的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十八篇报道《保障中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 大众日报记者 贾瑞君 李明
盛夏时节,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3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苜蓿花迎风开放,藜麦长势喜人,马铃薯等待收获。上百种作物装点下,万亩盐碱地生机盎然。
在位于黄三角农高区西侧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基地的马铃薯育种材料种植大棚内,120份育种材料植株长势各不相同:有的已凋零死亡,有的枯黄稀疏,有的生长旺盛。“经过微咸水灌溉后,依然有20多份材料长势旺盛,已经很不错了。”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马铃薯育种栽培团队副研究员杨煜说,他们根据当地地下水盐度配比了3%含盐量的灌溉水,在育种材料出苗后先后进行3次灌溉,目的是找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耐盐碱育种材料。“很快这20多份育种材料就会收获,我们再根据块茎品质和产量筛选出3至4份优质耐盐碱育种材料。”杨煜介绍,这几份育种材料将作为育种亲本与高产品种杂交或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将耐盐基因导入高产品种以培育耐盐碱高产新品种。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并勉励大家:“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滨海盐碱地和冲积平原的典型代表,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土壤分布广泛,面积达到43.97万亩,是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技术的天然本底试验场。
构建管道节水降盐新模式,推广应用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精准施肥技术,开展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推行种植制度改革,增加植被涵养生态……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力量,近年来,黄三角农高区走出了一条盐碱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的路子,昔日“不毛之地”正变为年轻的“希望之地”。
盐碱地的治理利用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近几年,黄三角农高区在治理思路理念、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转变。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罗守玉说,其中一个关键转变是,将育种方式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品种适应盐碱地转变。其中,“齐黄34”就是典型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考察调研时,走进豆田,俯身摘下几个豆荚,轻轻用手捻开,仔细端详,然后将一颗豆粒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赢得总书记赞扬的正是“齐黄34”。这一高产耐盐碱品种已在黄河三角洲广袤的盐碱地上实现推广。
在利津县汀罗镇南码村,1000多亩盐碱地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在这里实现。“我们采用的正是‘齐黄34’品种,它耐盐碱、高产,非常适合当地种植。”负责管理的利津县春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管理员陈光磊说。今年,仅利津县就推广了10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其中大豆主要品种就是“齐黄34”。
一个优良品种从初代杂交到审定成功往往需要10年左右漫长周期,这也是摆在育种科研人员面前的难题。育种期漫长,能否提提速?如今,黄三角农高区搭建起加速育种平台,构建起三级育种体系,变传统田间经验育种为分子设计育种。
在黄三角农高区加速育种平台,工作人员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催芽好的甜高粱种子夹到种植盘中,完成后再将种植盘移到炼苗室。“待到出苗后,我们再移栽到各个房间栽培架的种植板上。”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工程师林双边介绍边轻触屏幕操作起来,实验室设计好的育种材料,放置在人工模拟的育种环境中,精准供给养分,有效加速育种进程,这样就可以大幅缩短作物生育周期。甜高粱种植周期自然环境下在130天左右,在实验室可达到80天,实现一年三季,作物育种周期也将由十多年缩短到3至5年。
依托加速育种平台,结合现代育种手段,农高区精准培育了一批耐盐植物新品种,搜索保存耐盐植物种质资源1.5万份,已选育苜蓿、燕麦、小黑麦、甜高粱、藜麦等新品种(系)37个。
“黄三角农高区将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指示要求分解落实到23个项目上,实现项目化管理、项目化落实,今年将选育新品系15个以上,关键技术研发推广20项以上,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示范推广10万亩以上。”罗守玉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