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万亩留白“复活”千年大运河

7月17日,记者从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获悉,在过去的20年间,德州只留遗产不留遗憾:运河两岸留白万亩“不开发区”,并斥资30多亿元修复生态,实现了运河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2002年2月,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成立。该开发区经济发展职能尤为突出,但仍坚持留白一片“不开发区”,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如今,随着改革的深入,运河经济开发区属地已归德城区,运河生态保护提升到更高层面,市委全委会、市党代会、市两会等我市重要会议中,“运河保护”屡被提及。

千年京杭大运河,在德州穿城而过,留下了漕运、文化等丰富的历史资源。但随着运河断航、铁路开通,运河沿线成了偏僻带、边缘带,加之部分临近化工园区、火电厂,环境提升的责任更重。

德州市委、市政府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坚持德州运河两岸1万余亩土地不作商业开发,并累计投入30多亿元,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陈庆辉 摄

建设德州大运河生态林场及湿地,是运河沿岸实施生态修复战略的关键一步。大运河生态林场项目为“两带三区”,“两带”即运河生态林带和西陈沟生态林带,“三区”是西南垃圾处理企业隔离林区、中部企业降尘林区和西北防风林区。同时,重点打造西陈沟湿地、东八里湿地。

“占地3100亩的大运河生态林场,种植刺槐、国槐等49个树种,成为鲁冀边界生态涵养区,也是一道生态屏障,消解对冲工业企业对主城区环境的影响。”德城区运河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赵庆伟介绍,西陈沟湿地的完工,将昔日的废弃坑塘变成了生态花园;东八里湿地,让近千亩废弃地变身为森林公园。

眼下,大运河生态林场项目、运河两岸绿化项目生态修复成效初显——布谷鸟、伯劳鸟、杓鹬等稀有鸟类陆续在运河河畔栖息。

大运河德州段的保护利用还在进一步加强。7月1日,省发改委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其中明确德州建设运河自然风貌展示区。据了解,今年,德州大运河保护利用计划启动6个项目:5月,德工文创园开工;6月,生态廊道建设项目进场施工,九龙湾配套设施(运河大道改造)项目启动拆迁,运河宜养社区启动建设。下半年,苏禄王御园改造提升项目、九龙湾公园一期项目启动建设,切实将“西靠运河引爆”战略落到实处。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志强 通讯员| 时延斌 杨玉娟

编辑|王志强

审核|王志强 终审|杨德林

(作者:德州日报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