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手造 | 王行忠夫妇: 文化为“馅” 老品牌演绎新故事

带“惹香堂”点心回家,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是很多游客到齐河的选择之一。作为在齐河享誉多年的“老糕点”,其创立者王行忠最自豪的事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这种带有“齐河文化情怀”的“老味道”带回家。

初创时,只是一家开在齐河县齐鲁大街西段路的小店,如今已在齐河、北京、禹城、济南开设了多达30家蛋糕连锁店……对在食品糕点行业打拼了近30年的王行忠夫妇而言,从注册“行忠食品”到成立“惹香堂”品牌既是他们一段青春的奋斗历程,也是一个齐河糕点品牌的精彩蝶变。

偶然入了行 发展新事业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大潮席卷南北,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创业的。”说起自己的奋斗历程,王行忠直感慨,从小在安徽长大的他,是作为黄梅戏重点人才于1983年引入齐河黄梅戏剧团的。但天不遂人愿,因为种种原因,1989年他离开了剧团,带着妻子邱凤英一起“下海”了。

当时,王行忠是剧团的作曲领衔,人称剧团“主杆”;邱凤英因姣好的外貌和优良的唱功在剧团里当演员,是一颗剧团的明珠。俩人郎才女貌,在事业上,邱凤英对王行忠可谓夫唱妇随:“他是个有才的人,他在哪儿,我在哪儿,他干啥我都支持他,义无反顾。”

初创业时,王行忠手里只有岳母给的80多元钱。但离开剧团的他心里一点也不慌:“我们家祖辈都做生意,一肚子都是思路,有困难,慢慢来。”经过初步的市场调研,他相中了咖啡生意,“那时候咖啡很时髦,年轻人乐意喝。”就这样,他在当时的齐河西市场租了房子,开起了咖啡厅。果然咖啡生意如他所想般受欢迎,一天轻轻松松就能卖近百杯、挣四五十元钱。而之前他和妻子在剧团的工资一个月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块钱。

可咖啡厅干了不过半年,王行忠就动了转行的念头。“卖咖啡来钱快,但是太浮躁了,大家一起喝咖啡的时候谈论的也都是一些在社会上流行、时髦的元素,我虽然离开了剧团,但没有离开黄梅戏,更没有离开艺术,每天最喜欢琢磨的还是这些曲艺文化……咖啡能吸引我的东西太少了。”王行忠说。

说来也巧,正好隔壁一家经营蛋糕店的浙江籍老板想回家发展,将店面托付给了王行忠。一开始,王行忠看着店里做蛋糕的家伙事儿感觉很新鲜,老板见他感兴趣,就教他如何做蛋糕。带着试一试的心情,王行忠接手了这家店面:“这一试,把我兴趣试出来了,我做出的蛋糕还挺受顾客欢迎的。”

随着蛋糕生意慢慢步入正轨,王行忠干脆关了咖啡厅,带着妻子一心一意做起了蛋糕店。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王行忠的糕点事业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在齐河开蛋糕店的多是南方人,仅一个便民市场就有五六家蛋糕店。面对激烈竞争,王行忠并没有气馁,反而激发了斗志:“县城竞争不过,那我就去农村发展,有实力了再来。”

1993年,王行忠在齐河县马集镇租房子,做起了桃酥。“要说做点心,还是咱们老点心好,卖起来也更接地气。”王行忠笑着说。一方面村里逢年过节都喜欢买点儿点心串门,几元钱一小块的蛋糕并不被看好,几元钱一大包的老点心实惠又有面子;另一方面,当时的西式蛋糕放置时间略久就会发硬,酥脆耐放的老点心更受消费者欢迎。

几年在乡村的发展,让王行忠有了更多底气,他回到县城重新开店。为做好糕点,只要有空他就在县城新华书店看相关图书,看到感兴趣的内容,就记录下来,回家反复实践。有一天,他在一本《海派糕点做法》里,看到了制作海绵蛋糕的配方,其中提到的“SP蛋糕油”引起了他的注意,此后只要采购原料,王行忠就四处寻找“SP蛋糕油”,但当时人们听都没听说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在济南买到了。“真是意外之喜,找这个东西找了将近一年,就是贵,600元一罐,一罐1升多点。那时候一名普通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200块钱左右。”但为了做蛋糕,王行忠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口气买了十罐。

买回“SP蛋糕油”后,他就回去和店里的伙计反复实验。但他们就是打发不到那种“勾起蛋糕糊滴回,滴下去的蛋糕糊会浮在缸里的蛋糕糊上有明显的纹路”的状态。王行忠没有放弃,他自制了打发机,白天黑夜地打……直到有一天凌晨1点左右,王行忠在房间里默默看书,突然听到楼下伙计兴奋的喊声:“成了,成了!”他急忙下楼,发现面糊真的出现了书上形容的状态,最后他们用这种面糊做的蛋糕松软可口。可奇怪的是,第二天按照晚上的方式打发又成功不了了。经过一番研究,最终他们发现原来是不同时段电压高低的影响。

“秘诀”在手,王行忠大胆尝试,将材料进行各种应用,均取得了巨大成功。这种经过改良的糕点,一经推出就因醇香浓郁的口感受到消费者欢迎,经常刚做好就被一抢而空。

随着他蛋糕越做越好,在县城里名气越来越大,人们都亲切称呼他为“蛋糕大王”。2004年,王行忠注册了“行忠蛋糕坊”,“行忠蛋糕”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传承不守旧 创新不离宗

虽然从事糕点制作行业多年,但王行忠对待文化热忱的心一直在跳动。走进王行忠办公室,墙上挂着的、桌子上铺着的,无不是跟文化有关——从二胡笛子到文房四宝、各类有关书法诗词的书籍,书案铺着的毛毡上遗留的星星点点显示着主人书写的勤奋。

“如果说文化是精神食粮,精神食粮中一定也需要‘文化点心’,因为它也有独特的文化韵味。”王行忠介绍,2020年3月,他又注册了“惹香堂”品牌,主打中式糕点。

“中式糕点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王行忠说,“中国传统糕点从大的派系上来说分为京派、津派、苏派、潮派等。我们国家地域辽阔、物产丰富,每一个省、每一个市甚至每一个县都有自己的特色点心、酥饼。”

“我就想,要是能做出一个有着咱们齐河文化味道的点心就好了。”为此,王行忠翻阅了大量资料,认真研读了《齐河县志》,最终推出了意在传扬齐河历史名人、名事的晏子糕、丑女饼、至孝酥、牧羊卷、脱粟果5个惹香堂系列产品。

打开惹香堂这些产品,从包装上就极具创意地将糕点的文化故事印了上去,比如京剧《牧羊卷》的故事就发生在晏城镇朱家楼朱氏兄弟身上,且这些糕点和老点心不同的是,在兼顾食材绿色健康的同时,入口绵柔、微甜不齁。

惹香堂的糕点改变过去传统食品以糖当家的观念,恪守古法又守正创新,以适应新的消费需求。“现在年轻人比较注重健康养生,所以我们对油、糖都进行了调整,减少一部分重糖重油,吃起来口感不那么甜,也不那么腻了。”

“我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王行忠说,“创新老糕点,离不开文化自信。尤其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而复兴的文化自信,也让中式糕点进入了复兴的快车道。”

“我们做糕点更加关注的是食材、口味、品质,眼下中式糕点更加离不开从业者对传统中式糕点的改良创新。在制作过程,我们保留中式糕点独一无二的口感和文化内涵,融入西点好的技法,西为中用,在食材、口感上更加迎合当下人们的饮食习惯。”在王行忠看来,消费者最终吃的是味道,而不仅仅是文化和包装,内外兼修才能让中式糕点真正“火”起来。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钟伟 通讯员|朱铭娟 张欣欣
编辑|王岳琪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