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体育文物,这样见证中华腾飞

承弓器、刘长春手稿、女排奖杯……从远古时代到近现代,体育文物犹如一幅中国历史画卷。它以体育的视角记录着华夏沧海桑田的变迁,更见证了中华腾飞的巨大成就。

体育文物记录着怎样的中华文明之美?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中国故事与精神?中新网记者近日专访中国体育博物馆副馆长黄金。他介绍,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体育活动,很多文物对此有着生动记载。

而体育文物,记录的也远不止是体育。一次次突破背后,是中国人的顽强不息,也是民族复兴的注脚。

战国时期射箭活动时使用的承弓器。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匠心里的古代体育文明

19世纪末,法国人顾拜旦以“恢复古代奥运会”的名义提出了现代奥运会的构想,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作为全球体育盛会的奥运会发展至今。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就早已出现体育活动。“中华文化五千年,体育文化根植于其中,比如射箭、骑马、百戏、蹴鞠等等,它们在生产实践和日常活动中逐渐演变到现在。”黄金说。

他向记者展示了战国时期的承弓器,这件与射箭活动息息相关的藏品,更像是一件艺术品。“金银镶在其中并进行抛光,纹饰非常精美,承弓器前边还设计了一个豹子头,这是速度与威严的象征。”黄金介绍道。

黄金坦言,现在的工艺都很难复刻出这种水平的镶嵌艺术,可见那个时代的工匠精神和技艺水平。

明代投壶器具。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中国体育博物馆万余件藏品中,还有不少生动记录了古代体育景象。比如汉代的花瓶上,2000多年前的先民,就将骑射这一体育元素雕刻在瓶身。唐代的铜镜,也出现了类似的体育元素。

除此之外,一些字画上也对古代体育活动有着记载。“我们前段时间收到了一幅明代龙舟竞逐和骑马的长卷,非常精美。”黄金透露。

苏东坡在《观棋》中,也曾写道:“胜固可喜,败亦欣然”。“体育竞技并不是总能胜利,如何面对失败,并把它转换为胜利,也是体育的一部分,同时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黄金说。

中国队首次获得世乒赛男团冠军奖杯。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体育精神也是中国精神

在黄金看来,古代的体育藏品更多是反映历史、文化工艺以及时代背景,而在近现代,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体育藏品中,主要展现的是运动员拼搏、爱国以及民族精神。

黄金展示了1961年中国队第一次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的奖杯。在那届比赛中,以容国团为代表的中国队与日本队会师决赛,也正是在这场比赛前,容国团提出了耳熟能详的“人生能有几回搏”。

“作为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运动员,他们在比赛、训练中的精神,实际上影响了后面几代运动员。当时的那种决心、对胜利的渴望和拼搏精神,也成为我们体育精神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黄金说。

黄金介绍中国女排获得的第一座世界杯奖杯(右)。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除了乒乓球,中国女排也是中国体育的代表,女排精神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体育博物馆中存有中国女排1981年世界杯冠军奖杯,这也是中国女排获得的第一个世界杯冠军,而后创下五连冠伟业。“我们总说女排精神,其实这个奖杯是最早的见证。”黄金说。

他还透露,随中国女排拿下里约奥运会冠军的魏秋月,曾在看到前辈的丰碑之后非常激动,她将自己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的金牌无偿捐赠给中国体育博物馆。在黄金看来,这是精神传承的一种很好地方式,也非常难得。

资料图: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中新网记者 杜洋 摄

体育文物记录中华腾飞

从国乒、中国女排的荣耀,再到田径赛场、冬奥赛场的不断突破……中国体育的腾飞,也是中华民族的腾飞。

去年东京奥运赛场上,苏炳添以9秒83闯入决赛,又在4×100米中带领中国队历史性拿下奖牌。

将时光拉回近百年前,在那个山河破碎的年代,田径运动员刘长春拒绝代表“伪满洲国”参赛。在经费短缺、跋山涉水等艰难情况下,他如愿代表中国登上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赛场,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手写信。中新网记者 卞立群 摄

47年后,中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时,刘长春向时任中国奥委会主席的钟师统写信并附上资料,讲述了当年参加奥运会的亲身体会。这份手稿,如今就被保存在中国体育博物馆内。

“以前都说中国运动员在田径比赛中听到第二声枪响(半决赛)就很不错了,甚至认为田径就是西方的运动,但如今在科技加持下,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从刘长春到苏炳添,是一脉相承的,也体现出我们的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黄金表示。

资料图:北京冬奥会闭幕式。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这同样是一代代冰雪人努力拼搏的结果。

中国体育博物馆内11套冬奥冠军的签名服装、火炬、领奖台等北京冬奥藏品,与20年前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拿下中国首枚冬奥金牌所佩戴的头盔遥相呼应。

黄金透露,未来他们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办一场体育文化综合性展览,在“双奥”地标中弘扬双奥精神,展现体育文物中蕴含的东方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