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绝活 | 武城耿翠英:用土陶留住运河记忆

7月4日,在武城县甲马营镇京杭大运河畔,耿翠英拿起一块泥巴,置于拉坯机的转盘上,随着转盘不停旋转,泥巴变换着形态,不一会,一件圆润流畅的茶壶陶坯逐渐成型。再经过烈火淬炼,陶坯上出现了独特的纹路,令人着迷。

“虽然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陶泥和瓷泥,但我们的运河土陶是利用京杭大运河武城段的泥沙和黏土制作而成,独一无二,承载着运河文化和当地风韵。”耿翠英说,运河土陶伴随着运河文化而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展了前人烧制土陶的工艺,实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其中主打的茶具制品,满足了现代人在闲暇之余既能品茶,又能修心养性的需求。

耿翠英是运河土陶的创始人之一,今年55岁,自幼喜欢工艺制作,由于从小生活在运河畔,始终对故乡的土陶制作有着浓厚的情感。为了传承发扬这一技艺,专门跑到瓷都景德镇进行系统学习,包括泥巴的调配、提炼、成型制作、烧制等,后又前往新疆喀什地区,学习有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新疆陶艺。由于真心喜欢、刻苦钻研,陶艺制作技能有了进一步提高。

土陶制作不仅在于技艺,原材料的制作也非常关键。运河泥沙与黏土的配比成了首先需要攻克的难题。“开始我们先请教了当地曾有烧制土陶经验的老师傅,采挖运河古道沉积经年且距离地面大约三四米深的细沙黏土,按传统比例做成生泥,结果很难成型。”耿翠英说,后来查阅有关资料,咨询业内专家,结合运河细沙黏土的特性,细沙要选择不同目的筛子过滤,黏土也是如此,无数次的配比实验,最终定型了制作运河土陶的陶泥。

烧制也是一项重要工序。如果烧制温度每个时间段的设置不合理,或者生坯的干湿度掌握不好,烧出的东西,要么开裂,要么粘在硼板上。一次次的失败,不但没有让耿翠英放弃,反而激发了她更大的干劲儿,她和朋友不断反思、商讨、研制,终于烧制出具有了运河特色的土陶。

目前,耿翠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成立了运河陶苑工作室,致力于将土陶这种承载着先辈智慧的文化遗产继续发扬传承下去。“我们的制品虽说数量和种类有限,也还有很多不足,但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更多人认识和喜欢土陶。”耿翠英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 | 李淑冉 编辑 | 尹晓燕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