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来自良好的家风
□祖新兰
家风,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言行表率。从女儿呱呱坠地的那天开始,我就用心给她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她成长过程中,在生命嬗变的每个阶段,我引领她一路摇摇晃晃走来。
引导是幸福的源泉。在她很小的时候,我一有空就带她体验大自然的美景,闻花识草木,看青青杨柳在风中飞舞,听一池青蛙在雨后齐鸣,让她感受这个世界的丰富。新华书店,是我和孩子最喜欢去的地方,怀揣懵懵懂懂的好奇,打开阅读求知的窗口。周末找个安静的角落,一待就是大半天,沉浸在书中的海洋流连忘返。阅读,在我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晚上各自做完自己的事情,书桌上、床头边,随手捧起一本书,无形中营造了浓厚的书香氛围。偶尔抬头触及对方的目光,嫣然一笑,静谧安好。读书写作不知不觉在熏陶着孩子,当我无声地把发表自己文章的报纸摆在女儿书桌上,小姑娘惊讶的眼神里充满了无限崇拜。这种教育无痕的方式胜过千百句唠叨。在她进入青春迷茫的年龄,有苦恼,也有欢笑,我俨然她的知心朋友,帮她看清前面要走的路。
美德是幸福的种子。古往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天地之间第一人品,唯有德行。幸福,存在于美好的德行中。在追求升学率的时代,人们在紧盯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曾记得,孩子没出生时,我们就想着,只要健康就好;出生了我们又想,只要平安就好;上了幼儿园,我们想着只要快乐就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成了只要学习好就好了呢?我对孩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与人为善,孝敬长辈”。在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中,当她在给姥姥捶背揉肩时;当她拾金不昧把捡到的钱交还给同学时;当她多次帮住宿生把手电拿回家充电时;当她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献给白血病患儿时;我从她的眼睛里读到是爱和善。在孩子心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犹如一粒种子,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
懂敬畏才能知方圆。敬畏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崇尚的传统品质,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世界才会呈现它的无限生机。一个家庭要有核心的敬畏观念,这个观念必须得到全家人的身心力行。父母没有的,无法给予孩子。如果父母对社会规范不尊重, 很难想象孩子会守规矩。从小我就培养孩子自律的习惯,例如过斑马线不闯红灯,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共设施。素日里,作为家长以身作则的日常言行,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孩子,培养了她为人正直,认真做事的性格。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的杂草和害虫,当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第一时间去扶正。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方向,就能自觉约束自己。心存敬畏,方知行有所依,行有所止。
著名作家王蒙有言:“有时与一个人接触,很快感觉到他(她)的文明程度、道德自律、举止进退、做人修养,乃至人格人性。这些东西多半与家庭的影响、家学的渊源、家风的承继、家教的成果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家风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幸福,不仅仅是丰衣足食,倡导良好家风,终将成为推动国家进步,承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力量。
(作者系武城县气象局职工)
祖新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