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产业”看德州|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

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深入实施链长制,德州——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两翼齐飞”

在德州天衢新区,山东省重大项目——有研艾斯12英寸集成电路用大硅片项目拔地而起。8月3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厂区地基部分已经基本完工。项目相关负责人肖清华说,该项目一期120万片生产线预计明年底投产,将有效改变我国12英寸半导体级硅片过于依赖进口的局面。

集成电路产业是德州集中精力打造的新兴产业,拥有有研、威讯等8家规模以上企业,成功培育材料、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产业链关键环节,逐步探索出集成电路特色集聚化发展格局。去年,德州市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0%,越来越多产业链上的生产制造以及服务企业进驻德州,产生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对表对标走在前,聚心聚力争一流。德州提出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今年,对标省“十强产业”部署,抓重点抓关键,德州将原本的33条产业链优化调整为11条产业链,以链主企业为核心、上下游融通为主线,重点产业链条实行“十个一”工作机制,通过抓大培强、抓创新型企业培育、抓小微企业发展,培育强企方阵,推动梯次登攀,稳住工业经济“压舱石”。

8月1日,在位于禹城市的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的蛋白加工车间内,各工序的生产运行数据、设备运行指标以及能源应用数据显示在车间数据可视化大屏上,工作人员根据实时数据在控制系统中及时调整各项参数。“企业自主建设了产业互联网平台,在生产、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应用,使得质量稳定率提升了15%,设备故障率降低20%,能耗利用率提升5%以上,管理效率提升25%。”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经理刘希伟说。一个月前,全国45家业内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齐聚禹王集团,成立国家大豆精深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聚焦大豆精深加工产业的瓶颈问题,深耕大豆全产业链,引领中国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三个项目是华鲁恒升做大做强新材料、新能源板块的延伸拓展项目,均采用行业先进技术,能耗和成本低,投产后各种产品可以联产联动,巩固其在锂电化学品行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对于我省打造聚酰胺—尼龙新材料—纺织和工程材料产业链条具有重要意义。”8月10日,在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厂区的施工现场,到处都是繁忙的桩基、土建施工场面。该公司副总经理高景宏介绍,今年新启动的高端溶剂项目、尼龙66高端新材料、年产30万吨二元酸等项目正相继启动建设。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将再投入110亿元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进行工艺装备升级。

作为传统主导产业,德州高端化工产业链现有化工生产企业208家,产品包括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农化产品、医药中间体四个大类,去年全产业链实现营业收入约887.56亿元。“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台思维的运作方式,资源整合,发挥各方所长,瞄准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方向,抢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赛道,积极打造北方高端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高端化工产业链链长苑衍刚介绍。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德州市生产总值为1804.5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工业动能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大众日报记者|贺莹莹 张双双 张海峰 编辑|苗欣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