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记忆|德州历史上的官砖窑及贡砖考

德州历史上的官砖窑及贡砖考

李金奎

抟土烧砖在德州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砖窑众多,但属官府所建、所管,专为官方烧制砖瓦成为烧制修筑皇宫皇城皇陵及长城“贡砖”的窑厂并不多见,目前能确认的是位于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窑上村的明代官窑遗址,曾建有七十二连窑。这里烧制的砖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不碱不蚀、茁实坚硬。明史载有“建故宫有德州窑制砖”;《文物天地》杂志上曾载文说,在古长城上发现“德州窑制”青砖。其砖历经数百年仍坚固完好,生产质量之高,制作技术之精湛由此可见。

明初为建砖城开窑烧砖

德州官砖窑建于何时,规模有多大?据民国《德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十年(1397),筑卫城砖不足,于城南开窑烧砖。今窑上、伙房二村其故址也。”有关地名史料记载,“明洪武年间,德州建城,在此建窑烧砖,形成村落,故名窑上。”“此地系烧砖工人伙房,故名伙房。”“因烧砖工人和收购柴草者在此支钱,故名钱庄。”在窑上村西南500米有一“齐庄”,是窑工集合干活的地方。据黄河涯镇窑上村党支部书记张贵兴介绍,窑上官窑遗址上还有两个村,那就是上世纪90年代和钱庄村合并的马庄村、陈庄村,当地村民称“前马后陈”。德州砖窑在明代“设工部营缮分司督之”,派遣官吏于各地管理官窑具体事务。马庄村是管理德州砖窑的正职府邸,陈庄村是副职府邸。

近代运河德州段上的商船

据实地考察,德州砖窑系群体窑,窑址范围南北长约1200米,东西宽约500米,占地面积60公顷,共有砖窑72座,排列十分密集。新中国成立后,伙房村北尚存残窑17座,均为圆形柴窑,就是业界常说的“馒头窑”。从文献记载的窑户数与遗留的窑址数来看,基本是一户一窑。在德州的砖窑中,“窑”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一座“窑”实际上就是一个制砖手工作坊。再从保存下来的明代旧砖实物上的印记文字中得知,每座“窑”内,都是由“窑户”“作人”“匠人”“工人”组成。“窑户”是由官府调发来的窑场窑主;“作人”是窑场生产的参与者与组织者,即“工头”,也就是德州老手艺人所说的“掌作的”;“匠人”是在窑场中从事制砖与烧制的技术工匠;“工人”则是在窑场中从事取土、筛土、滤泥、踩泥、制胚、装窑、运柴、烧窑、洇水、出窑、装运等各个烧制砖工序上的直接劳动者。以上四种人均称“陶人”。据现存每座窑址的实际容量与劳动量估算,每座窑连同窑户、作人、匠人及工人一并考虑,至少不下50人,可知明代德州官砖窑的“陶人”,约3600人。

德州官砖窑的生产规模很大。根据窑址推算,德州官砖窑的窑体高度为6米,窑膛直径4米,高5米,每窑体积为62.8立方米,容砖大约1500—3000块。生产一窑砖的时间30天以上,其中烧窑时间为15天,洇窑7天,装窑与起窑5天,必要维修时间为3天。每座窑一年可产砖3万块,72座窑可产砖216万块。按每块砖用柴(棉柴、豆秸、杂木)5公斤计,德州官砖窑年需柴草近1000万公斤。按用工3600人计算,每人每天消费粮食1公斤计,每天需粮3600公斤。

生产城砖、贡砖,后官督商办

德州官砖窑的生产时间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为德州建城烧砖阶段,简称为城砖阶段;供北京修建紫禁城烧砖阶段,简称贡砖阶段;窑户承包经营阶段,简称窑户阶段。其中,城砖阶段,应是洪武三十年(1397)前后;贡砖阶段,应是永乐初年至嘉靖初年;窑户阶段,即嘉靖初年至明朝末年。明代中期,德州砖窑厂调发的“窑户”是官府编有匠籍的匠人,他们在德州砖窑厂是轮班服役,无偿劳动。“窑户”的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效益自然受到影响,“费往往倍蓰民间,而工不能半”。这种情况迫使统治者不得不对工匠服役制度进行改革。明嘉靖九年(1530),将河南、直隶河间府的砖窑一律“停摆”,由工部发放砖价银,在德州开窑招商。被招承办砖窑的经营者称为“窑户”。这样德州的砖窑厂也由官办变为官督商办,生产效益也“视昔加倍”,民营砖瓦窑业便逐渐取代官营窑业而发展起来。

清初沿用明制,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裁工部营缮分司,以山东巡抚领之”,德州知州承办,德州吏目分管,所烧之砖,专供朝廷修建宫殿、城池之用,故称为“贡砖”或“城砖”。

黄河积土宜烧砖  漕运带砖达南北

运河沿线城镇星罗棋布,为什么明代要选择德州城南窑上村建官窑呢?

一是与当地水土特征有关。窑上及周围村庄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细腻无杂,含铁量适中,层层叠叠,许多地方下挖1米多,就有一层红、一层黄、一层白的土,俗称“莲花土”。这种土烧制的砖,异常坚硬,敲起来有一种悦耳的声音。

二是与运河水运有关。“玉河秋水流涓涓,舳舻运砖如丝连。”德州官砖窑紧靠运河,交通便利,烧出的砖可直接装船运往京城。“粮运带砖”。窑上贡砖在明初“就漕艘搭解,后遂沿及民船装运。”官民商船派带砖料是强制性的,也是义务性的,如有损失,还要责令带运者赔偿。明天顺年间规定,粮船每艘带城砖40块,民船依船头长短每尺带6块。弘治八年(1495)规定:“一应官民马快运粮等船”均应带砖,惟“荐新进鲜黄船”除外,以保障皇帝享用。此外,史料还记载了雇船运砖的办法。永乐年间,北京初建,贡砖用量甚巨,搭载之砖不敷用。遂命河南、山东、直隶各省巡抚及督佥所属军卫,量起人夫,措置车船,专门运砖,官府给以适当脚价。嘉靖四年(1525),也命雇船运解搭载贡砖,其脚价由各司、府、州、县摊出。砖料所过地方还要供应脚夫口粮。在京城大兴土木时,运砖成为运河上军商民的额外苦役、沉重负担。官员张瀚在其《暂免运砖以恤运军疏》中说:“粮运带砖,始于一时权宜,今已遵行年久……往运河渠通利,加带不胜苦难,然数止四十八块,不令过重以伤挽力。继因工作迭兴,用砖渐多,加带亦渐增益,以至载重难行。”因此他要求暂免运砖,但未被皇帝采纳。

三是与德州卫所重镇有关。明洪武九年(1376),以原守御千户所改建为“德州卫”,驻儒学后东。领左、右、中、前、后、中左6个千户所,中所附州治内。永乐五年(1407),以安置“靖难之役”的官兵,扩大北方军粮供应,并为迁都北京做准备为由,在德州又增设了德州左卫,史称“正左二卫”。德州卫“其军屯半与州境相接,半则散寄于各州县运河一带,卫屯绵亘二三百里。”据统计,正、左二卫屯军约11200人,德州境内约7000人。至明万历年间德州左卫为3851人,德州卫为7200余人。德州窑户不足3600人,均来自于周围各县派出的青壮年徭役。“窑上的饭,拿命换。”烧砖是一种重体力劳动,既苦又累,容易滋生事端。而德州卫所可以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

四是与德州工匠烧造工艺娴熟、技术精湛有关。德州官砖窑烧出的砖品种齐全、质量上乘、色泽纯正、形状规整。有诗云:朱花钤印体制精,陶模范埴觚棱好。

18道工艺成就德州官窑盛名

德州贡砖的高质量来自于工匠对整个工序18道工艺的一丝不苟。

从原料开始德州贡砖就已经占据了优势。除了土质好,德州贡砖的烧造工艺也十分考究,包括选土、碎土、澄泥、熟土、制坯、晾坯、验坯、装窑、焙烧、洇窑、出窑等18道工艺。德州贡砖的制作特别精细,选土、碎土完成后,要用大小筛子筛过,然后像滤石灰一样,将土用运河水(俗称阳水)滤满一池,不断加水沉淀,目的是去除土中的杂质——让轻质的树叶、根茎漂起来,捞走,而较重的碎石则沉淀下去。这个阶段叫作“澄泥”,是其他手工砖很少使用的工艺。澄泥完成后,分层取泥,通过人或牲畜的反复践踏,使泥完全软烂熟化,这道工序称为“熟泥”。 踩好的泥要用草苫盖起来,放置半个月左右,称之为“养泥”。养泥结束后,将泥土取出,用木棒反复碾打,使其无气孔,每摔打一遍要焖上二至三个小时,称之为“醒泥”,就像做馒头揉面块那样,让面块醒一醒。这时的泥软硬适度就可以做砖坯了。“制坯”,既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光有力气可不行,扣坯子的时候必须一次成型,四角四棱、填满填实,不能有任何缺陷。砖的种类有城砖、副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方砖。尺寸规格有二尺、尺七、尺五、尺二、尺四等八个规格,最重的约有40公斤。当时各窑场都设专人检查砖坯质量,要求棱角分明,光滑平正。凡质量不合格者,即踹烂返工,故一个工匠每天一般只脱二三百块砖坯,熟练的工匠老手最多也只能脱上400块。晾坯过程中,还有一个小工序,就是盖上戳印。印上通常要标明烧造年代、督造官员、窑户(窑主)姓名、匠作姓名等内容,便于日后的工程监理。

干透的砖坯经过严格的验坯后,送入窑中,交叉码放,保证每块砖都能均匀受热。装窑完成后在窑顶覆砖、封土,进入焙烧程序。烧窑用的燃料多用棉柴和豆秸。因为用棉柴和豆秸烧的砖火匀,质量也有保证。烧砖须由经验丰富的火把式掌握火候,什么时候砖窑冒出的烟,闻出香喷喷气味时就可停火了。每窑砖一般要烧制半个月,再封窑浇水洇7至15天,然后出窑。出窑后,砖变成豆青色,温润如玉。检验后,每块砖再用黄裱纸封住,然后用小拱车推到运河码头,搭装漕船或民船运往通州,再转运京师工程用地。

时至今日,德州官砖窑已了无痕迹。那些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墙壁上的德州贡砖,虽历经600余年的寒来暑往,但仍不蚀不碱,屹立在风霜雨雪中,见证着这一方沃野的沧桑巨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