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黑陶这一大自然的恩赐,蕴藏着先人的智慧,传承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在夏津县渡口驿乡东渡口驿村,有一位匠人,用40余年如一日的坚守,默默地传承着这门手艺,并且不断钻研,制作出了大器型和超大器型黑陶艺术品。他就是市级非遗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文彬。
8月20日,在位于东渡口驿村的刘文彬运河黑陶工作室,刘文彬拿起案台上正在制作的黑陶泥坯,将刻刀嵌入陶体,仔细雕琢着。颇为复杂的线条和构图,在他手中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丝滑。
“从泥巴到陶器,需经过拉坯、修坯,再经压平、刻制、打光、烘干、烧制等2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有讲究。”刘文彬缓缓讲述着黑陶的制作流程。
事非经过不知难。从学徒到非遗传承人,其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方知其味。
1964年出生的刘文彬,1980年拜侯兰奎为师,学习制陶烧陶手艺。他一边学选泥、摔泥、拉坯、烧制,一边学工笔画技艺。学了3年后,又被砖雕手艺吸引,他本想再拜本村一位砖雕艺人为师却没能如愿。于是铆起一股子倔劲,自己对着一块一块的砖雕,边琢磨边动手雕刻。至今,东渡口驿村、管新庄村等村里一些人家的大门、屋门上还使用着刘文彬当年雕刻的砖雕、木雕作品。
彼时的刘文彬没有想到,这个本领,为几十年后创作黑陶作品奠定了扎实的功底。
匠心坚守并非一帆风顺,初学黑陶制作的刘文彬,6年时间先后从河北到北京再到德州,辗转换了66个地方。6年的飘泊,让他有些迷茫,然而内心对黑陶的挚爱让他难以放手。回到自己的农家小院,面对运河的水、运河的泥,底气由心而生。
“几十年如一日,我痴迷在黑陶世界里,努力探索拥有几千余年文明的黑陶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刘文彬说。不满足于黑陶原有的技法,他刻苦钻研,开始大胆创新,决定选择做大器型和超大器型作品。很快,他设计制作的1米、1.2米、1.5米高的大器型黑陶就获得了市场青睐。
2015年,因成功制作出高达2.1米超大器型黑陶作品,刘文彬被中国黑陶协会理事长傅维杰誉为“刘大瓶”。为此,他刻了一个“刘大瓶制”的印章,给黑陶大瓶留下印记。
“从手工拉坯到题款留印,耗时很长,高度1米至1.5米的,大概需要一两个星期;高度1.5米至2米的,大概需要三四个星期;再高大一些的,大概就要一个月甚至两个月了。”刘文彬说。
他对黑陶制作技艺的疯狂热爱还体现在对品质的严格要求上。平常,刘文彬就窝在自己的“车间”里,边雕刻边围着陶坯转,特别是在雕刻完成之后的阴干环节,站着端详、蹲着凝视,没人知道他是在欣赏还是挑毛病。大器型以及超大器型的黑陶作品,制作周期长,成功难度大,如果在拉坯、雕刻等关键环节出现差池,就会成为残坯、废坯;如果在烧制过程中出现炸纹、裂纹,或者渗炭不均匀,出窑就是废品。
因为难,刘文彬的黑陶产量并不高,现在每年也就制作出十对左右1米以上2米以下的作品。
“每次把泥坯送进窑炉之后,等待十分漫长,我内心充满忐忑,但当黑陶出窑时,那种幸福感无以言表。”刘文彬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邓美平 编辑|曹清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