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
1
1
1
前段时间,外出旅游。似乎距离原计划,偏了十万八千里。
本想去网红餐厅,怎知它是小巷深处的简易棚,走两步差点扭到脚脖子。本想去山上看风景,怎料我和路上的游人拥来挤去,像极了海底迷路的沙丁鱼。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如果能辨别十种以上植物,城市将会变得不同。只可惜,我既无闲情,也无逸致。在家吧,嫌弃所处环境太乏味,身边琐事太糟心;外出吧,到哪都走马观花,不曾去沉浸,去珍惜。一旦想象和现实有落差,万般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化为千篇一律的:“没意思,真没意思。”
现在回想,还挺遗憾的。光顾着怨这怨那了,却忘了收拾心情。
如果连别处的美好,周遭的景致都不曾流连——就算跑到南北两极,跑到天堂秘境,又如何读懂那里的风情?
二十多岁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盈,越来越有生气;要么越来越无趣,与外界异常疏离。
过剩的经验,浅尝的知识,僵化的思维,一再拦截着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越来越无感,越来越盲目,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当一个人身处海底,会找不到浮出水面的理由。”
1
2
1
或许,真正的无趣,是心态的老化。眼里不再有星星,身边不再有期许。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纪录片。90岁的老爷爷和87岁的老奶奶,岁数很大了,却丝毫没有暮年感。庭院里,夫妻俩锄地、拔草、挖土豆,采摘、煮酒、熬果酱。
老爷爷热衷写信,每次一写就是十几封,踩着单车去邮局寄;老奶奶呢,喜欢换着花样做好吃的,烤完蛋糕酿酸奶,周末不忘打年糕。
因为怀抱着热忱和天真,不惧怕告别也不惧怕未知。他们是耐泡的普洱,更是这个星球的幸运儿。
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如此通达。但最起码要踏出第一步,去想想:还有什么技能可待挖掘?还有什么渴望没有实现?还有什么兴趣点从未踏足?
能够支撑一个人的,不是浮躁、焦灼和自责,而是喜爱、擅长与甘愿。
因为每天都很崭新,每天都要很用心过。
1
3
1
《世说新语》里,记载着王徽之的一桩轶事:大雪之夜,他被冻醒。本想在园中赏雪饮酒,却忽地想起老朋友。若是换做现代人,或许有一百个借口睡过去——天冷会感冒;明天要上班;微信能联系。而王徽之呢,不管路多远、风多烈,反倒推开门,夜乘小舟就之。船行一夜,终于到达友人住所。他却摆摆手,决定转身回家。原因是:“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做任何事情,大抵都是为了快乐。谁都没法经由一个没有喜悦的旅程,而到达一个喜悦的终点。 当一个人如此纯粹,如此清醒,如此专注于当下,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任何时候都有美景,所有的时光都珍贵。有缺憾,有期待,才成了日子。
(文章来源丨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
作者:小灯泡儿)
声音、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