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城县郝王庄镇草一村党支部书记崔洪伟一直处于忙碌状态。“三夏即将到来,我这个合作社理事长,每天都得去地里看看麦子和辣椒的长势。”崔洪伟向记者说。草一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合作社,目前有200多户村民入股,比例占到全村的60%。
去年8月,武城县推动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首批启动48个村,入社群众2400户,集中经营土地1.074万亩。借着政策东风,草一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崔洪伟成了合作社的带头人。“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必须要在群众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向土地要效益,向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保证,把村级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武城县委书记张磊说。
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把零散的土地连方成片,便于机械化农具耕种收割。为推广这个决定,草一村专门召开了全体股民大会协商。“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让他们自主选择是否入社,给他们留足时间去思考、做决定。”崔洪伟说。
入合作社有啥好处?武城县农林局局长张学丰就入社前后土地利用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家一户耕种,仅必需的沟、渠、埂、路就占耕地面积的5%至10%,入社后把一些沟、渠、埂、路平整完,全县试点村共增加耕地面积130亩,预计粮食增产13万公斤左右。
机关干部算“大账”,农民群众还要算“小账”。采访中,崔洪伟交给记者一张《小麦、玉米种植投资明白纸》,详细罗列了入社前后每亩旋地、播种、浇地、撒肥、收割、虫药等23项开支。崔洪伟说:“入社前每亩所需费用是929元,入社后每亩798元,减少了131元。把这个账算明白,更能打消老百姓的顾虑、调动入社的积极性。”
这改法那改法,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才是最好的法。“合作共赢集中体现在利益获取和收益提高上,没有利益群众不会入股,党支部也组织不起来。”武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之荣说。武城坚持“支部主导、群众自愿、风险共担、集体增收”的原则,让群众有更多收益,让村集体能稳步增收。在服务上,坚持合作社服务范围延伸到哪个村,哪个村的党支部和“两委”班子就把发动农户、组织生产、购销等环节的工作承接过来;在收益上,全部实行两次分红的模式,第一次保底分红,由合作社根据农户土地入股数量,按照每年每股协议价进行;第二次分红将盈余部分的50%分给社员,其余50%用于合作社运转和村集体收益,壮大集体经济。不仅如此,该县还试点合作社购买政策性和商业性两个保险“兜底”,遇到灾年,每亩地还能有750元的保险收入,有效解除了农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记者|朱代军 王志冕 通讯员|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