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一) | 德州籍著名诗人李葆国诗词选

作者李葆国

秋到太后峪

烘云喜气报年丰,煊染秋山万点红。

错落柿林庄户院,大灯笼照小灯笼。


雾灵山大坡村农家院

峰影岚光绿到门,葡萄小院晚风浑。

杯盘新满农家味,短信回敲带酒温。


谒宗泽墓

城悬半壁国无邦,碑石宁残马不降。

芒铁已携兵革去,尤将鱼匣枕长江。


金陵渡与同乡张祜塑像合影

渔火星星远小楼,乡关万里几曾游。

牵衣却在千年后,一样江烟两样愁。

钓鱼岛

东瀛旧事未曾消,浊浪偏从伤口浇。

海石无言长饮恨,台彭饱蘸好磨刀。


过洪泽湖怀陈老总

高家郾上柳烟轻,漫抚星云波不惊。

风雨当年洪泽渡,绕碑犹有马蹄声。


访寿光稷台诗社           

大棚笼韵墨盈墙,一叶知春兴味长。

诗到寿光逢沃土,出泥犹带菜根香。


谒骆宾王墓

紫陌小楼油菜花,漫扶衣冢说天涯。

一从主簿仙然去,处处鹅声处处家。


过菜市口怀袁崇焕、谭嗣同

赤心倾尽是愁肠,惊破长街惊庙堂。

耻否当年菜市口,每临危难噬忠良。

登鹳雀楼

关河犹向画楼开,笙鼓喧喧鹳影回。

古渡知圆铁牛梦,季陵何故不重来。



李葆国小传

李葆国,字塬村,1952年生,武城人,出身于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中华诗词学会学术部原副主任,教育部颁布的《中华通韵》研制组执笔人,现任中华诗词发展基金会诗人之家常务副主任,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高研班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吟苑英华》《中华诗词文库》《中华诗词存稿》编辑,著有《石桥轩吟稿》两部。

李葆国之家族诗书传家,其伯祖父李鸿渐、祖父李鸿庥、父亲李尚中两代三人合著有《听春雨楼诗文集》。

李鸿渐(1883-1939),1905年,与其弟鸿庥一同考入山东省优级师范学堂,后共同留校任教。曾任省立五中教务长、一中校长、省财政厅佥事、山东省临时议员等职。1935年因不满时局辞职回籍,著有《金陵杂咏未定稿》手抄本等书存世(见《武城县志》)。

李鸿庥(1885-1955),历任省立一师、三师、二中教师、教务长、校长等职,献身教育近30年,为早期山东正谊中学捐款办校人之一,山东教育图书社发起人和股东。七七事变后,不事敌伪,回乡执教私学,悬壶乡里。1950年曾出任山东文史馆馆员,翌年因病还乡,1955年病逝,著有《东瀛游记》等作品(见《武城县志》)。

李尚中,中共党员,离休干部,多年来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著有《未了轩吟稿》。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特约编辑|王淑芬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