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就是好,保生态、节资源,环境清爽人人欢;移风易俗丧事简,不请客、不办宴,减轻家庭的负担……”近日,在庆云县庆云镇各村广泛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朗朗上口,入脑入心。
自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以来,庆云镇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念好“治、引、宣”三字诀,通过完善村级治理制度、多形式综合治理、宣传营造加强引导,不断深化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念好“治”字诀,用制度夯实基础。以《关于在城乡倡导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为蓝本,深化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因地制宜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民间组织,充分发挥“一约三会”的作用。加强监督约束,加大对红白事操办过程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大操大办等行为,强化责任人责任,对违反规章制度的由镇纪委追责处理。
念好“引”字诀,用典型引领带动。红白事大操大办、恶俗婚闹、厚葬薄养、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让群众苦不堪言,不仅加重了经济负担,也造成了严重浪费,推进乡风文明做好移风易俗势在必行。强化示范引领,明确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实行“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报告、县级督查”制度,充分利用每月主题党日强化党员干部对移风易俗的认识。
念好“宣”字诀,用活动深入推进。开展多元宣传,进一步加大对市委、县委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政策宣传,通过党建品牌“城关微语”公众号、 广播喇叭、送戏下乡等方式,切实引导群众知政策、遵民约、树新风,从思想上行动上自觉抵制歪风陋习,提升思想道德素养。创建“我是庆云镇德人”文化品牌,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通过民主评议选树道德模范,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加强道德修养,弘扬传统美德,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积极开发党群服务中心要素功能,优先打造石佛寺、彩云社区、东三里等30余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阵地。庆云镇打造“支部书记有话说”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播报队伍,通过镇“城关纪实”微信公众号平台,以“大喇叭”硬核喊话的方式为全镇47个村播报惠民政策、移风易俗、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将党的精神落到实处。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张甜甜 编辑|邢仁宇
审核|张燕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