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倡新风 | 陵城区边临镇西于架村:评”走不文明“议”出新风气

“房前屋后不能乱堆乱放,院落也一定要及时清扫干净。”9月11日,在陵城区边临镇西于架村,网格员于合平和时艳云像往常一样在村里巡查,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

道德模范每年评、不文明行为及时评,这是西于架村推进移风易俗改革、规范村民不文明行为的又一创新举措。

走在西于架村路上,路面整洁,路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房屋整齐有序,文体广场上,村民或健身或聊天。随着村民精神面貌不断提升,乡风民俗也在发生改变,让这个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的村子更加文明。西于架村现有村民953人,早年间,随着收入不断提高,好面子、爱攀比的风气严重,村民苦不堪言。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推进精神文明建设,2019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同时还成立了道德评议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任会长,村“两委”成员及村里有威望、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任成员,每年共同评议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等多种先进典型,并通过在典型家门口悬挂统一门牌、发放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发广大村民比学赶超的热情。同时,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通过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的方式,使广大村民学有榜样、比有标杆,营造人人争先进、个个讲文明的良好氛围。

“自从开展道德评议,村里不文明的现象没了,看到谁家门口挂上了文明门牌,大家羡慕的同时,也都按文明标准做,争取自家也能尽快挂上文明门牌。”村民于连珍说。

西于架村党支部书记黄云州介绍,道德评议事关村庄整体文明形象,不仅仅是评选先进,对于村里受到治安处罚、参与“黄赌毒”以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村民,纳入反面典型进行评议,在会上进行批评教育。同时,还会对日常不文明行为及时评议并制止,针对多次评议劝说不听的,会作出相应处罚,让他们“长记性、红红脸”。

同时,村里还借助村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普法、文明创建、防电诈等各类宣讲活动,进一步培育文明村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

如今的西于架村,村风正、民风淳,家庭和睦、邻里越来越和谐,文明新风吹进了家家户户。“道德评议会为我们‘评’走了不文明、‘议’出了新风气。目前村里正在争创全国文明村,让村民从文明创建中体会到实打实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黄云州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李莉 编辑|赵洋
审核|李根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