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红色合伙人”凝聚多元志愿力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多元化,拥有12个城市社区,约12万居民的城区街道,如何达到供需平衡、如何拓宽基层治理的渠道、如何充分统筹利用资源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武城县广运街道创新推进“红色合伙人”工作机制,成立“红色合伙 星火聚力”志愿服务队,秉持“党建引领、红色合伙、互联共享、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合伙”模式引入社会多元化主体,打造基层治理与发展的“红盟矩阵”,将“红色合伙人”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平台,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良艾堂艾灸馆店长王秀梅是“红色合伙人”之一,作为商业团体,自愿加入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通过走进社区、小区、居民家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针灸、艾灸、按摩志愿服务活动。“以前想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但是缺少平台,自从加入到‘红色合伙人’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以后,我已经在社区里开展了20多次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服务的同时也提升了我们的知名度,我觉得这种模式非常好。”王秀梅说。

目前,志愿服务队伍正在逐渐壮大,各种文明实践活动也在各社区全面铺开,涉及家政、养老、医疗等多种生活服务。“以前理发得去理发店花钱理,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定期的免费理发师,还有量血压测血糖的,生活很方便了。”广运街道张庄小区居民张俊英高兴的说。

截至目前,武城县已有德百、盐百、贝州商圈等60余家单位与社区签约,“红色合伙人”志愿服务队共开展技能培训30余场、健康义诊100余次,便民活动50余场次,居民享受了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企业实现了品牌效应和盈利目的,随之而来的是基层凝聚力的不断加强。

下一步,武城县将进一步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聚焦城市社区这个基本单元,从顶层设计入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目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纽带,进一步用好用活“红色合伙人”机制,形成“以红引红”效应,大力推进共治共建共管,逐步构建起由党组织统一领导的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为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动力支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马乐 通讯员|谢昌虎 李淑冉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