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在棚改中最大限度让利于民|黄金地段建安置房

地处平原城区的北任社区棚改项目,附近学校、医院一应俱全

“这次拆迁力度太大了,鬲津河东西两岸都拆了;安置地方也好,我们村将来搬到县城中心,那绝对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6月18日,平原县龙门街道西关村村民孟凡兵高兴地对记者说,大伙儿都在盼着住新楼房。

孟凡兵所在的西关村属于鬲津河西侧片区,是今年平原县棚改拆迁的5个片区之一。此次拆迁,涉及龙门街道西关、西街、南街、巩庄4个村及15个单位家属院,1439户居民,拆迁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拆迁的5个片区,最大的近400户,最小的仅46户,是商业小区开发遗留的边角地。”县住建局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主任冯立远介绍,这一片占地面积多、建筑结构复杂,居住群众多、人员成分复杂,拆迁难度较大。

面对困难,平原县委、县政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最大限度让利于民,按照地段最好、质量最优、配套最全的原则,拿出地处县城中心的平安大街南侧片区建安置房。

平原经济开发区东部棚改项目,社区与学校同步建设

“最初拆迁时,大伙儿最大的顾虑就是怕安置地点不好,一听说建楼的地方紧挨着县委、县政府驻地,中小学、医院等也在附近,都高兴地开始主动拆。”西关村党支部书记郝光金说,他们村在拆迁中打响了头一炮。其他村庄也陆续跟进,3月中旬发布房屋预征收公告,到4月底已基本拆完。

经历过两次拆迁的龙门街道西街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博对此次棚改拆迁政策感触颇深。1997年,为配合平原县拓宽平安大街、拓建县人民医院等重大民生工程,西街村300余户村民一分为二,120余户沿街村民拆迁,搬迁至平原县西外环两侧。

近年来,随着城区学校划片,西街村一队二队被划到了不同学区,学生上学成了新的问题。今年,平原县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将西街村300余户村民整体纳入拆迁范围,“老城里”20年后回迁到了老西街,村民们纷纷拍手称赞。张庆博说:“咱县里的拆迁政策真是好,为老百姓着想、赢民心。”

南城社区项目同样配套建设了学校、公园

在平原,拿出黄金地段安置回迁户已不是第一次。去年拆迁今年正在建设的贺家行社区棚改项目,同样建在了寸土寸金的优质地段。在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的琵琶湾南侧片区,记者看到2000多套贺家行社区安置房正在紧张施工。“当时这个位置有好多开发商盯上了,县里统筹考虑后,还是决定将这个地段拿出来安置老百姓,要建设全县城最好的房子。”县住建局局长黄彦鹏说,按照最初规划,如果这个地块全部用于出让,可为县里增加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如今用来建设安置小区,平原县则需要统筹解决近10亿元建设资金。

“连续两年,将回迁安置区建在黄金地段,为的是给回迁群众一个孩子入学、家庭成员看病养老、购物休闲的‘一刻钟生活圈’,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副县长杨传智说。

编辑记者 尹晓燕

通讯员 张大伟 姚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