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 | 清明旅游请带上文明

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正是外出踏春的好时候,久居室内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触摸春天,欣赏美景,放松心情。这本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一些人在外出游玩时却表现出素质上的反差,采摘鲜花、攀折树木、乱丢垃圾,只为一时之快,肆意毁青损绿,大煞风景。

也许,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折朵鲜花、摘片树叶、拔棵绿草是踏春过程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试想,如果你一朵、我一朵,你一片、我一片,你一脚、我一脚,这满园的春色岂不是被我们毁了吗?如果我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也放松了对自身行为规范的约束,四处折花践草,结果只会践踏了自然美景,给社会文明留下“伤疤”。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看到烂漫春花、新发绿芽,上前闻一下花香,看一下新叶,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与大家共同分享大自然的美,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公园、绿地是公共场所,是大家共同游玩的地方,折下一枝鲜花,其他游人就少看了一些美景,如果每个人都“动眼动口又动手”,那么公园就成了采摘园、垃圾场。我们爱美、寻美,更要护美,美丽的风景只有配以美好的心灵和文明行为,这样的游玩才会更惬意。

“春风十里”再美,也美不过文明赏花观景的行为。踏春是一道春天的风景,也是文明的一面镜子。春光明媚之时外出踏青赏绿,是亲近自然、愉悦身心的高雅之举,这些高雅之举只有以保护环境、爱护自然为前提,才能与自然和谐相融,相得益彰。每个人在外出游玩时都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多一些自律、少一些放纵,多一点文明、少一点粗俗,做到文明出游,爱绿护绿,切莫把踏春变成毁春。除了留下我们的脚印外,更要留下我们的文明、和谐和美德,这样既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也可以为大自然留下最纯净的美感。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