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年纪大了,就得注意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夫妻俩得相互包容,不能老由着自己性子来。”......宁津县相衙镇惺悟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里,人们围绕着志愿者诉说生活中的烦恼,作为志愿者的刘宝英和王玉玲在耐心开解大家。
小小家庭站,贴近群众聚民心。“人家家里收拾得真干净啊,看着心情也好。”“回去咱也种点花草。”村民围坐在刘忠海家里聊天拉呱,称赞美丽庭院环境好。刘忠海家庭是首批相衙镇文明实践家庭站。今年以来,为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触角,深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相衙镇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工作,把为民服务阵地建在群众家门口。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选取党员干部、美丽庭院等家庭为志愿骨干,构建起了“镇实践所—村实践站—文明家庭站”三级管理体系。在原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服务清单,服务更加“接地气、重实效”。
温暖家庭站,理论宣讲有温度。“前段时间小张出车祸幸亏戴了头盔,不然多危险。所以骑电动车戴头盔那是为了保护咱自己。”作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抓手,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讲群众身边的事,说群众爱听的理,志愿者用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情感让理论宣讲和政策宣传等变得有滋有味。志愿者为了做到宣讲有温度,易消化,好吸收,每次宣讲都选取耳熟能详的故事或身边事儿,潜移默化发挥家庭站宣讲作用,推动文明风尚落地生根。
文明家庭站,矛盾纠纷终点站。“这个家庭站真是个好地方,在这里大家聊聊天,说说烦心事,能帮忙的互相帮帮忙,问题没有了,邻里关系也更融洽了。”王玉玲是惺悟寨村文明实践家庭站志愿者,她还是村里舞蹈队的队员,平时有空她和舞蹈队一起来家庭站帮助邻里调解家庭矛盾,说说心里话,呼吁大家多健身,享受老年生活。系统性开展邻里矛盾调解是家庭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志愿服务项目,调解志愿者大多数是村里德高望重或者热心积极的村民。作为最小单元的文明实践阵地,春风化雨般将矛盾纠纷化解,为村民们搭建了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 | 尹晓燕 通讯员 | 高春华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