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德州运河码头是随着大运河的开凿及漕运的繁盛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经历了隋唐永济渠的初显、宋元御河的形成、明清商贸的繁盛以及近代停漕沉寂4个历史阶段,其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制社会的经济发展脉络。
运河德州段的变迁
大运河始发于春秋,形成于隋唐,畅通于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运河繁忙的航运
大运河最早的两段是邗沟和鸿沟,邗沟由吴王夫差开凿,沟通了长江与淮河,用以讨伐齐、晋;鸿沟由魏惠王开凿,引黄河水灌溉终入颖水。南北大运河的总体开凿则是隋炀帝的举措。为加强南北交通、漕粮运输和征伐高丽,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召集100多万民工,开凿永济渠,沟通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从此历史迈进了大运河时代。德州段为永济渠重要的组成部分。
北宋时期,永济渠被称为御河,黄河一度夺御河入海,航运功能受到极大影响,苏辙在《论修河之事》中明确写到:“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南宋时期,黄河南移,运河疏浚,德州段终于又畅通起来。到了金代,由于战乱、洪水等影响,只有德州以下河道保持通漕。
元代对大运河进行了大的规划,对众多支脉进行了裁弯取直,同时进一步修缮、打通了京津河道,由此奠定了大运河今天的基本走向和规模,而德州也成为这条大动脉上的重要节点之一。另一方面,元政府对大运河的管理日趋完善。
明清以来,随着北京成为政治中心,大运河为德州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时期。从明永乐九年(1411年)“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漕运全线停止,大运河为德州带来近500年的辉煌。
德州段运河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流经夏津、武城、运河经济开发区和德城区。其中,卫运河是由漳河、卫河于河北馆陶徐万仓汇流后至四女寺的一段河道,河道长157公里,德州段卫运河长96公里,自夏津白庄入境至武城四女寺;南运河曾名永济渠、御河,从四女寺至天津静海后与子牙河汇合,全长309公里,德州段南运河长45公里,从四女寺北流至德城区第三店出境。本文涉及的,主要是德州南运河段。
码头形成与发展
运河流得繁荣来。明清两代,德州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主要是围绕着运河做文章,而码头在其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明朝初期,德州运河码头主要有上码头和北厂码头。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朝廷将德州水次仓和预备仓搬到了城里面,德州码头也随之有了变化,桥口码头成为最繁忙之地。此后,经历了雍正和乾隆年间运河改道后,码头逐步固定下来,并形成了桥口码头和水营码头两个中心。其中,桥口码头位于广川桥边,水营码头是在原上码头基础上衍化而来。除此之外,据《德州志》记载,德州还有8个大的渡口:第三屯渡口、上码头渡口、浮桥渡口、彭家船渡口、白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和桑园镇渡口。
德州码头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大运河的漕运。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发展,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早在金天会七年(1129年),德州就设置将陵仓,转运河南、山东的粮食。元政府在这里设立陵州仓,会通河开凿后,这里成为元代重要的漕粮中转站。明建都北京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九省对北京有运粮任务。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永乐九年(1411年),会通河通航后,德州成为全国四大粮仓之一,这一时期,德州仓每年运粮450万石,兑运达280万石。
有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当时德州粮食之巨。建文元年(1399年),历时近4年的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先后调集80万大军与燕王朱棣展开激战,德州成为拉锯战的焦点,争夺目标是粮食。燕王攻陷德州后,夺得军粮100余万石,解决后顾之忧,奠定胜利基础,这还仅仅是没被运走和烧毁的。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为支援朝鲜抗倭战争,德州仓和临清仓各运送5万石仓粮经登州和莱州运往朝鲜。这些粮食不仅供应了驻朝明军,而且也供给朝鲜军民需用。
清末,德州段大运河上的船屋,往返于德州和天津之间,大户人家的“专车”
到了清代,德州设满洲营,德州驻防满蒙旗兵和德州漕运军的米饷都在德州仓支发。雍正八年(1730年),在卫署前建立军粮库24间,称德州卫新仓,用来存储德州左卫屯垦的粮食。第二年,在州署东侧修建了粮库120间,称德州新仓,除了储存“常谷”和“社谷”外,还储存漕运过程中的漕米。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更是将临清仓并入,合称德临二仓。
有粮食就要保护。明代德州的建制是卫城。它是军事重镇、漕运码头、储存漕粮的基地,而不是一个商业城市。
为控制运河仓储,明代政府把九省河道所经过的地方,设 43卫另16所,武装保卫漕运畅通。明洪武元年(1368年),当时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户所。洪武九年(1376年),设立德州卫,是为正卫。德州正卫 7所计 56屯(村),主要任务是守城、治城、管河、护漕、护仓、运船等。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城内居民皆为军户。都督韩观在德州城北建筑了哨马营、驸马营、边北营、哨马囤等,也即历史上著名的十二连营。永乐五年(1407年)又置德州左卫。左卫 6所计 55屯(村)。至此,两卫共有11200人。这些军屯分布在运河两岸。德州卫拥有正帮船 52只、左帮船 24只,共有漕船 76只,担负着漕运任务。永乐年间,德州已是“四方百货,倍于往时”。运河两岸商贾云集,舟车如鳞,产品堆积如山,进入全国33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列。
到了清代,德州城的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清政府“裁去德州卫城军,设满兵守门”。当时驻防山东的满兵有两处:一处是青州,共有马甲、步甲2400人;一处是德州,共有马甲、步甲500人。清代的德州驻军除满营外,雍正年间又以绿旗兵协守城门。
清代绘制的德州段运河河道及重点渡口示意图
当时在官道的渡河处,用船只搭浮桥一座,通行车马,南北来往的船只,集中在一个时间开船,到时把浮桥船只拆出两三只,船过以后即行合拢。大运河里,运粮漕船与进京出京的官船、客船、货船都要在德州停泊。
北厂码头
在德州的历史上,曾经有“先有北厂街,再有德州城”一说。这句话从北厂地理上说是对的,但从街巷名称上推敲,就有些值得商榷了。但是,无论哪种说法,都改变不了北厂曾经带给德州的繁华,以及由其开启的德州漕运文化。
德州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打仗需要粮食,就要建设粮仓。在这种背景下,北厂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这一年是金天会七年(1129年),为方便漕粮仓储,金政府在德州城北1.5公里左右的地方,于运河岸边设立漕运仓储将陵仓, 用来储存运河运来的河南漕粮。大批皇粮的装卸,使得这里形成一个码头与村镇,这就是北厂的雏形,但此时,它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元朝人在将陵仓的基础上,改建了陵州仓,并成为元代重要的漕粮中转站,而北厂也逐渐繁华起来。
明初罢海运入漕河,洪武九年(1376年),陵州仓得到进一步扩建,逐渐成为重要的漕粮存储地。明朝廷更是下大力气建设了德州城,专门用来安置护漕的卫军。永乐十三年(1415年),大运河全线贯通,中央户部在德州设立德州水次仓,为全国四大粮仓之一,同时设立了户部监督分司,一把手是正六品。德州水次仓主要收储来自淮安、徐州、临清等水次仓转运过来的漕粮,同时直接负责征收、存储山东、河南两省的漕粮。这些粮食将被运到北京通州。同时建设的还有德州的预备仓,粮食的主要用途是军饷。按照设计标准,当年库房每10间连在一起,成为一连,德州水次仓有80连,预备仓有20连,场面壮观。
为了就近收粮食,济南府在这里建设了济南府兑粮公馆, 所辖30多个州县都到德州交粮。当时,这些州县均建设有自己专门的粮仓和栈房,在古代,这种地方统称为厂,北厂随之得名,并逐渐形成了西南、东北两条主要街巷,因此其名称的诞生,要晚于德州城的建设。
当年的运河上,“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年递运南粮一度达600万石。北厂昼夜人流如织,阵容庞大。河道内,满载粮食的漕船、南货北运的商船、竹篷瓦盖的客船、画舫舷窗的官船,连接如织,衔尾相随。无数道跳板将船与码头衔接起来,装卸漕粮及其他货物的劳动号子,此起彼伏;肩抬人扛的脚夫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西南街以东,东北街以南,是一片宽阔的仓廒区。附近许多州府县的农户,赶着驴、牛车,推着独轮车,满载粮包前来德州仓口,交收运官员验收。车马行人密密匝匝,万头攒动,好像一个庞大的粮食集场。
街上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戏楼、茶馆、店铺、盐厂、酒肆鳞次栉比,物品琳琅满目,品种俱全。各种身份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场所。进饭馆打尖用饭的交粮农、装卸车船脚夫、衙门差役兵卒、小商小贩、过往行人,花钱了了,经济实惠。进出那些大饭庄的,就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有升、迁、调、补的过往官员,南北的富商大贾,考取功名的文人学士,游山玩水的豪绅名流、文人墨客、公子阔少等。
北厂有四大著名建筑——大王庙、泰山奶奶庙、关帝庙、天后宫。
大王庙是明嘉靖年间兵部主事赵时春修建的,背城面河,他还写了《祭卫河神文》一文,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大王庙供奉的是漕运之神——南宋时期的金龙四大王谢绪。北厂的大王庙与夏津、恩县、武城的大王庙在当时都宏伟壮观,成为南来北往人士拜谒之处。大王庙东房4间,塑有金龙四大王像,南侧有翼房4间,为守庙人居所。四大王是船户虔诚信仰的主神,在德州码头装货起航前,人们到庙内许愿,卸货返航回德,来庙还愿,顶礼膜拜,常年香火不断。
后德州仓移到城内南门里,北厂码头枢纽位置消失,北厂繁华逐渐不在。
1907年5月,枯水期的京杭大运河,这时候漕粮已停运,大运河繁华渐行渐远
桥口码头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朝廷将德州水次仓和预备仓搬到了城里面,桥口码头成为德州新的“中央商务区”。这时候的桥口,已经超越了北厂物流初级阶段,它不再仅仅是漕粮码头、商贸集散地,更是德州对外经贸交流的桥头堡,商贸文化之肇基。
当年,明代专业运军队伍达12万人,漕船上万艘。为了提高运军运粮积极性,政府允许运军携带一定的私人物品在水次仓驻地交易,船平均携带“土宜”150石。大量民船和商船在德州停留交易,使德州百业兴旺、富甲齐郡,其中最大宗的是粮食贸易,每年交易量往往在上百万石。德州市场通过运河转运返销的商品还有棉花、杂货、草编品、烟草、药材等等,从而使德州经济伴随着漕运繁荣了500年。
桥口周边有大批为漕运服务的人员。德州城设有专管漕运、仓储和验收的官吏和兵士,还有专门收售粮食的麦子店和江米店等。每当夏初漕粮抵坝之时,漕粮搬运工达几千人。乾隆时期,德州城内共有粮食市场十几处,经营粮食的店铺多达百余家,每年粮食交易量在五六百万石,是全国数得着的粮食市场。
桥口街有浮桥,平时走行人,等来往船只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拆开浮桥过船。商船客船上下客人、装卸货物昼夜不停。桥口的官渡,来往士绅、官宦、行人川流不息。运河里面“舳舻蔽水,舟樯如林”,船工号子此起彼伏,一片繁华景象。
桥口繁华,还由于钞关设在这里。钞关就是税关。明清政府曾在运河边重要城市设置课税之地,名为钞关。由于明代实行禁海政策,商品流通主要靠运河,因此全国八大钞关有7个设在运河沿线,由北至南依次为:崇文门、河西务(清代移至天津)、临清、淮安、扬州、浒墅(苏州城北)和北新(杭州)。
德州钞关隶属临清,明朝时期,设在北厂街。清初,移到桥口街附近。它距正关旱路90公里,水路165公里,查收正关以北由水路到德州的一切货税,官粮漕运,过往船只验货、交税都在这里进行。
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曾对钞关所设分关口岸进行检查。经查德州、魏家湾、尖庄、樊村厂4处皆系“相沿已久,并非近日增添,自应照旧设立,奉部覆准”,其他予以撤除。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运河漕运停止,运河钞关署治逐渐废止。
1952年,在当年浮桥的位置徐家渡口处,建木排架公路桥——胜利桥,长60米,宽7米,连接起了德州东西,可承受5吨汽车通过
因漕运码头而得名的街巷
古城德州,巷子多、巷子奇是出了名的。这些丰富多彩的街巷名称中有说不完的故事,很多和码头有关。
最先出现的是小锅市。明建文帝二年(1400年),靖难之役进入白热化,燕军与盛庸率领的南军激战于德州以北的夹河,盛庸战败南逃,燕军占领德州,缴获粮食“百万石”。此后,燕军南下,杨、贾、王、常、白等七姓在运河边上留居下来,这里有装卸码头,经常卸锅,因此得名卸锅市,后逐步叫做小锅市。
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德州进行了第一次城市功能布局规划,柴市、羊市、线市、马市等成为德州城第一批市场,并随之形成街巷,这其中就有米市街。漕运、商贾、驻军,促成了德州米市的兴旺。当年沿运河一路北上,岸边米栈、米行、斗庄、米店、堆栈、栈船大小米市鳞次栉比。最集中的就是米市街。当时明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经营者需要申请专门的帖子(相当于现在的营业执照)才能开张。九省凡赴京送米的,必须在这里经过二品道台检验,如果米质粗糙,要到米坊重新加工后方可北运。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1934年,德州农业丰收,各斗店供销两旺,仅绿豆一项,每天可成交17万至19万斤。
德州大西门外的竹竿巷,因为街上的竹器铺而得名。据《德州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御河西迁浮桥,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带货发卖,遂成市尘。”
明清两代,漕船捎带的“土宜”是运河商品流通的重要内容。江南盛产竹木,价格低廉,因而大多数漕船都载有竹木沿运河北上,沿途售卖,这就为运河沿岸的各城镇提供了足够的竹器加工原料。在这些运河城镇中,以德州的竹器最为著名,当地百姓从江南人那里学会了各种竹编工艺,编制出油篓、竹筐、竹耙之类,供应四方客商及当地民用,销路颇佳。老德州最有名的酱菜包,就是装在竹篓里,封上包装,随运河走遍天下的。
大、小竹竿巷均为东西走向,巷宽3米左右,长不过1公里。各种竹器店毗邻而居,各具特色。竹竿巷多为南方竹匠所建,其建筑风格与德州其他街巷也迥然不同,门板长,店额高,屋阔脊高,尤其门额阁楼更具江南韵味,从这里可以眺望运河点点风帆,更闻文人骚客吟诗竞技,一派祥和景象。
解放后,竹竿巷先后被更名为三联街、工农街、南上涯,如今的竹竿巷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国际商贸城。
码头今还在
(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违者必究)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