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知名学者吴棠湖——曾受李鸿章之请,参与光绪《畿辅通志》的编纂

特约撰稿人  张明福

清朝末年,寄居在吴桥县城北关的宁津籍学者吴棠湖,终生潜心学术,精通经学、史学以及文物鉴赏,工诗书画印,同时在音律学上有较深造诣,成为京南一带的知名学者。

性情高洁 淡泊名利

吴棠湖(1824年-1902年),名浔源,原籍宁津县小店乡王庄。其父吴名凤,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历任奉新知县,九江、南康知府。其宗族曾打劫过皇上的贡车,是他出面为其说情和担保,此事才算了断,后来他举家迁居吴桥。

吴桥县旧城有“北吴”“南吴”之说,“北吴”指吴棠湖一家,“南吴”指吴棠湖的四弟一家。吴棠湖少年时代,秉承家训,安贫笃学,热衷于古文字学的研究。他曾考中咸丰十一年(1861年)副贡,光绪元年(1875年)恩科举人,中举时的他早已绝意仕进。

吴棠湖生性孤僻,性嗜古,因家贫长期担任私塾先生,教书近30年,不轻与人言。妻子孟氏也胸有笔墨,通词识曲,刺绣和绘画堪称高手。他们夫妻之间互为师友,生活中相濡以沫,可惜妻子先吴棠湖而殁,于是他便发誓不再续娶。

吴棠湖性情高洁,淡泊名利。他不慕高官,不畏权势,不滥交朋友。新任知县到职,曾身着官服由众多衙役陪同,大白天前呼后拥地前来拜访,他闭门不纳。县官于夜晚便服,由书童提灯引路登门,吴棠湖则笑迎倾谈。他生活俭朴,穿着随意,平日着土布衣衫,戴土布帽,穿土布鞋,整日粗茶淡饭,日常唯一要做的就是教书、读书,自然是门庭寂寥,车马绝迹。

钟情史学 专心著述

吴棠湖在教私塾的过程中,对所讲的内容不仅熟悉其表面的字意,而且深究其来龙去脉和各种不同的解释。先后写出《读易解》十二卷、《禹贡解》四卷、《洪范解》四卷、《大学解》四卷、《论语解》二十卷等。

吴棠湖对国史和地方志书有较深的研究和实践。他曾受李鸿章之请,参与光绪《畿辅通志》的编纂。之前,吴棠湖曾30年不涉足城市,只因编修《畿辅通志》,才离开家门去了保定。他在保定生活了近10年的时间,这期间,也是因为修志的需要,他对河北境内的河渠多方考证。《畿辅通志》编纂付印时,他不接受奖赏,辞职返回故里。

吴棠湖晚年专心著述,著有《畿辅河渠志》《宁津县志》《东光县志》《重排石鼓残字》《晋王羲之年谱》《埙谱》《笛谱》《汉隶十六种》及诗集若干卷。

复活古埙 撰写埙谱

吴棠湖生平嗜好音乐,在保定编纂《畿辅通志》时,闲暇之余于古玩门市中得一古陶埙。他爱不释手,经常置于怀袖中,每到风晨月夕,必拿出来把玩欣赏,以自消遣。

陶埙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从汉代以后,这种乐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虽然唐宋以来的宫廷和各地的孔庙中,还个别保存有陶埙的实物,但懂得并能够吹奏它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随着对古埙的了解越来越深,吴棠湖决心探索古埙的生产工艺和吹奏方法。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不断改进,五音孔的陶埙终于被他制作了出来。吴棠湖所制陶埙,形状为梨形,5个音孔,吹孔在顶端,呈灰黑色,是典型的殷代造型。

经过几年的钻研,他还撰写出一部《埙谱》,后人把它命名为《吴棠湖先生埙谱》。《埙谱》内容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是序论;第二部分是埙的几种图形和说明,指出音调高低与埙的大小成反比;第三部分是适合各音调埙的选曲。从《埙谱》的内容看,吴棠湖有意识地制造多种音调的埙。他究竟制造过几种音调的埙,现已无法考证。按《埙谱》中的埙图来估计,似乎是按七声音阶每调制成一种。这样一来,吹什么调的曲谱,就用什么调的埙,大大减轻了吹奏的难度。

吴棠湖“复活”古埙后,他的远亲德州河西五里庄李氏家族中的李雨村、李孟才、李钟汾、李正荣祖孙四代,受其影响代代与古埙结缘,尤其第三代传人李钟汾,将陶埙的5个音孔逐渐改造成8个,使其完全达到十二平均律的要求。100多年来,李氏祖孙潜心制埙、吹埙,传播陶埙文化,成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世家。

酷嗜金石 精通文物鉴赏

吴棠湖学识渊博,尤其致力于历史典籍和古代文物的研究。史书说他:“穷探经史,考订三代、秦汉、魏晋金石文字,凡鼎彝、碑版、图画、书史,旁涉方舆沿革、训诂异同,审鉴精核,能补古籍所未备。”

他喜欢书画金石,酷嗜金石文字,其汉隶风格的书法作品闻名遐迩,摹《峋嵝碑》堪称绝艺,其石刻《朱子治家格言》全文,颇为时人称道。手勒石刻逾数十种,极尽古法之美,名噪一时。他精通文物鉴赏,案头列古钱数百种,视若性命。京都士大夫每得古物,常登门求他鉴定。

民国美术史专家李浚之先生所编的《清画家诗史》,有《吴棠湖传》。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