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能开车,一定要安全、文明出行……”2月11日,德州天衢新区李鸣岗村网格员张永胜简单吃过午饭,便开始在村里巡查,发现有村民带着酒气急匆匆地从他身边走过准备驾车,他及时进行劝阻。
时时评、定时议,是李鸣岗村通过道德评议方式推进移风易俗,引导村民自治、培育文明新风的又一创新举措。
李鸣岗村有200多户、近600口人,早年间,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现象严重。2014年,李鸣岗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在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成立了道德评议会。一方面通过“村干部+村民代表”共同评议的方式,每年开展1至2次集中定时评议,由老党员、老干部、乡贤能人等带头,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评议,着力培育村民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有效遏制了酗酒赌博、薄养厚葬等现象发生;对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好事等文明行为进行评议,选树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不同类型的身边典型。另一方面就是时时评,村干部、网格员和村民代表对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及时批评、劝阻,帮村民及时纠正错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事为据、以理服人。
对于评选出的典型上报镇街,由镇街通过集中公示、大喇叭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宣传他们的文明事迹,激励广大群众向典型看齐,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现在村里争创先进的氛围越来越浓厚,处处透着文明气息。”村民任保恩说。
为了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李鸣岗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内容涵盖文明常识、科普知识、法律法规等,全面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和能力。同时呼吁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评议工作,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纳入评议范围,广泛听取村民民意,让村民从“看客”真正变成主人翁和参与者。
“得益于道德评议会,如今我们村民风淳、村风正,村居环境越来越美丽宜居,身边榜样越来越多,村民也越来越文明,文明新风已经在村民心里生根发芽,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李鸣岗村党支部书记任安宁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