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实验中学校长高杨:差异化施教 精准化育人


整顿校风教风、优化基础设施、带队外出学习……上任150多天,齐河县实验中学校长高杨的日子都是精打细算着过来的,身后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推着他,很多计划还没有完成,快点、还得再快点……


实验中学是齐河县的一所老牌高中,以特色办学见长。由于各方面原因,近年来总体形势下行,面临着不少问题。今年5月,原为齐河县第一中学副校长的高杨临危受命,出任齐河实验的校长。他顶住各方压力,动脑筋、想办法、找路子,锐意改革,确定了“精准化的差异教育”这一办学思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就是育人,育人就要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自主发展。如今学校各方面都呈现向好趋势,我会尽最大努力,不让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失望。”高杨说。


德育为先

搭建优质成长的生命场


暑假本是老师们休息的时间,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假期,高杨没有休息一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用尽洪荒之力去抢生源了”。“生源用‘抢’一点都不为过。由于历史原因,齐河的学生先上一中、再去职教,实验是他们最后的选择。”高杨苦笑。尽管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每一名可能的学生。


“我们专门制作了《给家长的一封信》,写明了今后的办学理念以及思路,安排专门人员与每一位学生的家长面谈,让他们对学校有信心,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高杨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生源状况达到近十年最好。


从教25年来,高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他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校园风气非常重要。抓学风建设成了当务之急。


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各项教育工作的首位,借助军训、法制讲堂、国学教育等活动一步一步规范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高杨的要求下,今年高二年级的学生也参与了军训,重塑规则意识。“军训后,明显感觉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好多了,对人也有礼貌了。跟过去大不一样。”高二年级老师许兴盼说。


此外,还在全校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所有任课老师都参与学生管理,每名老师带15名学生。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对他们的生活、交往和成长予以关心和指导,让每个孩子得到个性化、精细化的关怀。


“学生难管只是老师的方法不对。如今的孩子个性张扬、个体差异大,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他们的心理及个性化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帮助。”高杨说。


因材施教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高考只是起步,育人没有止境。在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杨认为,实验中学需要坚持分层教学与特色办学相结合的道路,因材施教,实施“精准化的差异教育”,培育学生的个性化特质,让每个孩子达到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高度。


特色办学是齐河实验的强项,校内近七成的学生都是特长生。发挥强项,“让特长生进名校”,高杨认为,最主要的是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水平,让教师向高端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派出学校骨干教师到山东体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艺体高校进行专业培训。与此同时立足本地,与衡水中学、济南七中等以特长教学闻名的高中进行交流合作,借鉴有益经验,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利用选课走班,帮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好苗子、有针对性进行培养。成立社团,并依托社团举办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和学习成果的舞台,提供个性和特长延伸的空间。在今年7月举办的山东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上,学校荣获2个团体第一名,3名学生获全省一等奖,并入选省队,代表我省出战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


“升学没有那么难”,这是高杨奉行的理念。文化课一直是齐河实验的短板,但主抓教学出身的高杨偏偏不信这个邪,坚持要把短板补齐,形成突破。上任之初他便召开教师大会,要求老师们共同学习,集体备课,编写通层次学案。每名教师再结合本班学情,精编出最适合本班的方案。此外,高杨十分看重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坚持开展跟踪评课。“高校长经常推门而入,走进教室听我们讲课,还会提出建议。开始我们都很紧张,慢慢就习惯了。在这种督促下,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高。”学校物理老师王利说。


发展新力量

提升办学活力


高杨深信,什么样的文化孕育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精气神铸造什么样的群体。他学习借鉴衡水中学的先进经验,从宿舍文化、社团文化、班级文化直到校园文化,一步步深入,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校园文明。坚持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 制定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给予教师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激发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动力,提升办学活力。“老师能走多远,我们就陪他们走多远,需要多大的平台,就为他们搭建多大的平台!”承诺掷地有声。


8月份学校公开竞聘年级主任,让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33岁的宋兆辉成功竞聘高一年级主任,“领导和同事们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加油干,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用第三只眼睛看问题”。高杨上任以来,注意听取各方声音,在学校每位管理人员办公室的门口以及各教学楼明显位置都挂上了意见箱,接受学生、老师以及家长们的意见建议。组建家委会,邀请家长走进教室听课,开展座谈会,增强家校之间的交流。创办家长微信群,不定期推送校情校况,降低了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成本。有计划召开小型家长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倾听家长心声,让家长对学校放心,对孩子有信心。“开学以来,孩子的班主任一直主动跟我沟通,反映他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情况,让我很感动。”高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兴新说。

记者 马乐